第38章 独立制作音乐的进步

她把这段节奏导出成MIDI,拖进新项目。

这次,她想试试能不能用同样的结构,写一首完全相反的歌——不是锈蚀的河,而是融化的冰。

她刚敲下第一个和弦,电脑右下角弹出一条系统通知:“声纹溯源模块检测到异常波动,是否追溯原始声源?”

她愣了一下。

点开通知,发现触发条件是“耳钉金属与生物电流的复合共振”。系统列出三个可能的声源坐标:一个是母亲十年前的教学录音,一个是七岁那年她发烧时的呓语,还有一个,标记为“未录入档案的实验音频07号”。

她盯着最后一个选项。

鼠标悬停在“追溯”按钮上,指尖微微发紧。

她没点。

而是把《锈河》的完整工程文件打包,拖进一个隐藏分区。路径是:D:\Music\Archive\07\。文件夹里只有两个文件:一个是《锈河》,另一个是她从未公开的童年录音,标题是“妈妈,我怕”。

她重新戴上耳机,把耳钉放回耳垂。

裂痕卡进耳骨的瞬间,电流杂音又响了。

这次,她听出那声音里藏着一段极短的旋律——只有三个音符,像是某个童谣的开头。

她打开录音软件,新建音轨,开始记录这串杂音。

刚录到第三秒,屏幕突然闪烁了一下。

波形图自动拉长,那三个音符被放大,旁边跳出一串数字:07-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