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身世解秘

这日,沈墨轩接到朝廷通报,都察院将于三日后派专员前来江南,调查商盟“扰乱市场、与民争利”的指控。

更令人不安的是,带队前来的竟是方正明的得意门生——御史李振!

“李振此人是出了名的难缠。”慕容惊鸿忧心道,“他若铁了心要找茬,必会鸡蛋里挑骨头。”

沈墨轩沉思良久,忽然道:“既然如此,我们便主动出击。”

“如何主动出击?”

“清流最重名声,我们就从名声入手。”沈墨轩眼中闪过智慧的光芒,“惊鸿,你立刻去办一件事...”

三日后,御史李振抵达江南。与他同来的,还有一支庞大的随行队伍,其中包括户部、工部等多部门官员,声势浩大。

李振年约四十,面容严肃,目光锐利,一下船便宣布:“本官奉旨查案,在此期间,江南商盟暂停一切活动,接受审查!”

这道命令如同晴天霹雳,商盟成员无不哗然。暂停活动意味着交子停止流通,这将引发怎样的连锁反应,无人能够预料。

沈墨轩从容接旨,随后道:“李大人远道而来,辛苦非常。沈某已备下接风宴,为大人洗尘。”

李振冷声道:“不必!本官是来查案,不是来赴宴的!”

“既然如此,沈某便直接向大人汇报商盟的运作情况...”

“也不必!”李振打断他,“本官自会调查,不必你多言!”

这般强硬态度,让在场众人都感到事态严重。

接下来的两日,李振带人查封了商盟的账册,传唤了多位成员问话,气氛紧张得如同绷紧的弓弦。

第三日,李振突然召集江南各界人士,在知府衙门公开审理此案。

堂上,李振厉声道:“经本官查实,江南商盟以交子为名,行聚敛之实,致使物价腾贵,小民受害!沈墨轩,你可知罪?”

沈墨轩平静道:“大人所言,沈某不敢认同。商盟成立以来,江南货物流通加速,商税增长三成,这些都是有目共睹的事实。”

“巧言令色!”李振拍案喝道,“你所谓货物流通,不过是富商大贾得利;所谓商税增长,却是加重了小民负担!”

就在这时,堂外忽然传来一阵喧哗。一群百姓涌到衙门口,高呼道:“我们要见李大人!”

李振皱眉:“外面何事喧哗?”

衙役回报:“大人,是一群百姓,说要为沈侯爷请愿。”

“请愿?”李振面色一沉,“让他们推选几个代表进来!”

不多时,五位百姓代表走入公堂。令人惊讶的是,他们并非富商大贾,而是普通的工匠、农夫和小贩。

为首的是一位白发老翁,他颤巍巍地跪下:“青天大老爷,小老儿是城西的木匠李老四。沈侯爷的交子让小老儿的生意好做了许多,求大人明察啊!”

接着,一个农妇道:“大人,以往卖粮要背着重重的铜钱回家,如今一张交子轻便易带,再也不怕路上被劫了!”

一个小贩也道:“交子让小的能去更远的地方进货,生意比以前好做多了!”

李振面色变幻,显然没料到会有这一幕。

沈墨轩适时开口:“大人,商盟推行交子,惠及的不仅是富商,更是普通百姓。这才是事实真相。”

李振沉默良久,终是道:“此事本官还需进一步查证。退堂!”

回到后堂,李振面色阴沉。师爷低声道:“大人,看来这沈墨轩在民间声望很高啊。”

“不过是收买人心罢了!”李振冷哼,“不过...此事确实需从长计议。”

当晚,李振在驿馆接到一封密信。看完信后,他面色大变,在房中踱步至深夜。

次日,李振态度明显缓和,宣布调查还需时日,商盟可暂缓暂停活动,但交子发行需受严格监管。

这一转变让众人惊讶不已,只有沈墨轩和慕容惊鸿相视一笑。

“那封信果然起了作用。”回到沈府后,慕容惊鸿笑道。

沈墨轩点头:“清流最重清誉,李振若是包庇刘瑾贪腐的事传出去,他的仕途就到头了。”

原来,慕容惊鸿搜集到了李振与刘瑾暗中往来的证据,证明李振曾接受刘瑾的贿赂。这封信直接送到了李振手中,让他不得不妥协。

然而,就在众人以为风波暂息时,一个更惊人的消息传来:方正明亲自南下了!

这位清流领袖的突然到来,让刚刚缓和的局势再度紧张起来。

更让人不安的是,与方正明同来的,还有一位神秘人物——一个戴着斗笠,看不清面容的老者。

慕容惊鸿派去查探的人回报,那位老者进入驿馆后,与方正明密谈至深夜,期间多次提到“司徒”二字。

“他们可能已经察觉我的身份。”慕容惊鸿面色凝重。

沈墨轩握住好友的手:“无论如何,我们共同面对。”

窗外,乌云密布,一场更大的风暴即将来临。而那位神秘老者的身份,将成为解开所有谜团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