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联盟初成
方正明南下的消息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在江南激起千层浪。这位清流领袖的到来,意味着朝堂的目光已完全聚焦于江南商盟,聚焦于沈墨轩和他的交子。
“方正明此行,必是冲着商盟而来。”陈砚舟府邸内,三人围坐密谈。烛光映照下,陈砚舟的面色格外凝重。
慕容惊鸿点头:“我收到消息,与方正明同来的那位神秘老者,极有可能是‘天机先生’公孙明。”
“天机先生?”沈墨轩对这个名号感到陌生。
“公孙明是清流的智囊,虽无官职在身,但门生遍布朝野,影响力极大。”陈砚舟解释道,“此人精于算计,擅布大局,是极难对付的角色。”
沈墨轩沉吟道:“如此说来,我们面对的不只是清流的道德指责,还有精心设计的谋略。”
“正是。”慕容惊鸿道,“我怀疑方正明此次南下,真正的目标可能不只是商盟。”
陈砚舟眼中精光一闪:“慕容公子的意思是...”
“他们可能已经察觉到我的身份。”慕容惊鸿坦然道,“司徒家的后人。”
室内一时寂静。沈墨轩能够感觉到,空气中的紧张气氛又凝重了几分。
“若真如此,那局势就更加复杂了。”陈砚舟捋须沉思,“清流虽然与刘瑾理念不同,但在对付司徒家后人这一点上,他们可能会达成一致。”
沈墨轩忽然道:“先生,惊鸿,我有个想法。”
二人看向他。
“既然我们各自为战难以应对,何不结成同盟?”沈墨轩目光坚定,“商界、朝堂、江湖,三股力量若能联合,或许能与他们一较高下。”
陈砚舟与慕容惊鸿对视一眼,均看到对方眼中的赞同。
“墨轩说得对。”慕容惊鸿率先道,“我惊鸿堂愿全力相助。”
陈砚舟也点头:“老夫虽已致仕,但在朝中还有些人脉,可助你们周旋。”
三只手紧紧握在一起,一个跨越商界、朝堂、江湖的联盟就此成立。
“当务之急,是顶住转运司的调查,让交子业务存活下来。”沈墨轩道,“这是我们的根基。”
陈砚舟点头:“不错。李振虽暂时妥协,但转运司的调查仍在继续。我们必须找到突破口。”
慕容惊鸿道:“我派人查过,转运司此次调查的幕后推手,确实是刘瑾。他通过户部向转运司施压,要求严查江南商盟。”
“可有证据?”沈墨轩问。
“有,但不足以扳倒他。”慕容惊鸿摇头,“刘瑾行事谨慎,很难抓到把柄。”
沈墨轩沉思片刻,忽然道:“既然抓不到他的把柄,我们就从转运司内部入手。”
“你的意思是?”
“转运司并非铁板一块。”沈墨轩道,“王明远虽是主审,但副判张远之与他素有嫌隙。或许可以从此人身上找到突破口。”
陈砚舟眼中闪过赞赏:“沈侯爷果然敏锐。张远之确实是可用之人。此人刚正不阿,与王明远不是一路人。”
计议已定,三人分头行动。陈砚舟负责联络朝中改革派,为商盟争取支持;慕容惊鸿派人接触张远之,搜集王明远的罪证;沈墨轩则稳定商盟内部,应对调查。
次日,转运司再次升堂。此次堂审,张远之果然态度有变。
“王大人,下官认为此案证据不足,难以定罪。”张远之公然质疑主官,让堂上众人大感意外。
王明远面色铁青:“张副判何出此言?人证物证俱在,何来证据不足?”
张远之从容道:“所谓人证,周福已死,死无对证;所谓物证,不过是些往来账册,并不能证明沈侯爷有罪。”
“你!”王明远气得浑身发抖,“张远之,你莫要忘了自己的身份!”
张远之不卑不亢:“下官不敢忘。正因记得自己是朝廷命官,才更要秉公执法,不冤枉一个好人。”
堂审不欢而散。回到后堂,王明远勃然大怒,将茶盏摔得粉碎。
“好个张远之,竟敢公然与我作对!”他怒吼道,“定是收了沈墨轩的好处!”
师爷低声道:“大人,张远之向来油盐不进,此次突然发难,恐怕背后有人指使。”
王明远冷静下来,沉吟道:“你是说...陈砚舟?”
“极有可能。”师爷道,“陈砚舟虽已致仕,但在江南影响力仍在。他与张远之素有往来。”
王明远面色阴沉:“看来,他们是铁了心要保沈墨轩了。”
“大人,为今之计,不如暂时退让,从长计议。”师爷建议,“方正明即将抵达,届时自有他们头疼的时候。”
王明远点头:“也罢,就让他们再得意几日。”
转运司的态度转变,让商盟成员士气大振。然而沈墨轩心中明白,这不过是暴风雨前的宁静。
三日后,方正明抵达江南。与李振不同,他并未大张旗鼓,而是轻车简从,直接入住驿馆。
更令人意外的是,他抵达后的第一件事,不是召见地方官员,而是去了慈云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