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张苍的应对——釜底抽薪

二、开放三郡边境,鼓励并组织商队,前往南阳、砀郡等未推行新政、粮价平稳之邻郡,大规模采购粮食。

官府提供通关文牒便利,并对运回之粮食,按采购价加一成予以收购,或准许其在市面平价销售,官府予以补贴。

章邯看得一头雾水:“这……这‘兑换券’是何物?虚晃晃的一张纸,能当饭吃?那些役夫能答应?”

墨荆却若有所思,眼睛渐渐亮了起来:“我明白了!大人此计,高明至极!”

张苍微微一笑,开始解释,他的话语如同拨云见日,让章邯豁然开朗:

“将军,百姓眼下最缺的不是钱,是粮!我们直接发钱,他们拿着钱也买不到平价粮,反而推高物价。但我们发‘未来粮’的承诺,等于给了他们一个稳定的预期——只要现在出力干活,三个月后全家就不会饿肚子!这比虚无的钱帛更实在!而额外一成的工钱补贴,足以让大量为粮食发愁的百姓趋之若鹜!”

“此举,第一,稳定了民心,让恐慌的百姓有了盼头,知道朝廷有办法,不会不管他们;第二,将这些潜在的不稳定力量饥民转化为建设力量,继续推进水利、道路等工程,利于长远;第三,我们暂时无需动用大量真金白银和实物粮食,缓解了府库压力。”

他顿了顿,指向第二条:“至于开放边境采购,更是关键!昭闾能控制三郡大半粮商,但他的手伸不了那么长,无法完全控制所有邻郡的粮食产出!我们以官方信誉和资金为后盾,组织商队出去买粮,等于是绕开了他们设置的本地封锁线,直接将粮食源头与三郡需求对接!”

“我们甚至不需要把所有运回来的粮食都用于平抑市价。”

陈平接口道,他已经完全领会了张苍的意图,“我们可以将大部分收购的粮食,直接充实官仓,作为兑现‘兑换券’和应对未来危机的储备。只要让百姓和那些投机粮商知道,我们有稳定的外部粮食输入渠道,昭闾他们人为制造的‘短缺’假象,就会不攻自破!”

章邯终于听明白了,猛地一拍大腿:“妙啊!这样我们既没动刀兵,也没强行压价,却直接把昭闾那老小子的局给破了!他囤积的粮食,要是再不卖,等我们的粮食源源不断运进来,他就得烂在手里!”

命令迅速颁布。

起初,百姓和役夫们对那薄薄一张“未来粮食兑换券”将信将疑。

但当官府明确承诺,并展示部分从邻郡紧急调运来的粮食作为底气,再加上实实在在的工钱补贴,越来越多为粮食发愁的青壮年开始踊跃报名参与官府工程。

毕竟,一边是看着家里米缸见底等死,一边是出力干活还能拿到三个月后肯定有粮的承诺和额外工钱,选择并不困难。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与此同时,在官府的鼓励和组织下,一支支手持特别通关文牒的商队,满载着钱帛,浩浩荡荡地开赴邻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