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4章 招安之梦

历史奇人传 山羊02 1512 字 8天前

嘉靖三十二年(1553)深秋,舟山烈港笼罩在浓重的海雾中。汪直的旗舰号如同沉睡的巨兽,静静停泊在港湾最深处。船舱内,桐油灯摇曳不定,将几个人的影子投在木质舱壁上,随着波浪轻轻晃动。

船主,胡宗宪又派人来传话了。徐惟学将一份密封的书信放在案几上,声音压得很低,这次来的不是普通信使,是胡总督的亲信幕僚蒋洲。他说只要您愿意接受招安,过去的事情可以既往不咎,朝廷还会授您官职。

汪直没有立即去碰那封信。他望着舷窗外朦胧的月色,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一枚温润的田黄石印章——那是他父亲留下的唯一遗物。舱内陷入漫长的沉默,只听得见海浪拍打船舷的声响。

你们觉得如何?良久,汪直终于开口,目光扫过在场的几位心腹。

叶宗满猛地站起身,腰间佩刀与座椅碰撞发出刺耳的响声:不可!朱纨当年也是这么说的,结果呢?许栋的人头现在还挂在杭州城头!朝廷的话,信不得!

这位身材魁梧的福建汉子情绪激动,脸上的刀疤在灯光下显得格外狰狞:咱们现在称雄海上,要银子有银子,要船有船,何必去受那些官老爷的窝囊气?

徐惟学轻轻摇头,他年纪稍长,行事向来稳重:宗满,话不能这么说。我们终究是大明子民,难道真要一辈子背着的名声?如今胡宗宪新任浙直总督,与朱纨那个莽夫不同。此人精明强干,又深得皇上信任。若是能够招安,大家都能光宗耀祖,岂不比为寇强?

光宗耀祖?叶宗满冷笑,只怕是自投罗网!

一直沉默的毛海峰突然开口:义父,孩儿以为徐先生说得在理。这些年来,我们虽然称霸海上,可终究名不正言不顺。每次回平户,松浦隆信表面上客气,背地里还不是把我们当作流寇?若是能得个朝廷封号,往后做生意也方便些。

汪直缓缓站起身,走到舷窗边。窗外,烈港的灯火在雾中若隐若现,数百艘大小船只安静地停泊在港湾内,桅杆如林。这是他十几年心血打下的基业,可此刻望着这片江山,他心中却涌起一阵难以名状的疲惫。

我从未自视为寇。汪直的声音低沉而清晰,这些年来,我们建立商路,制定规矩,维护海上秩序。我所求的,不过是开海通商,让沿海百姓有条活路。若朝廷真能明白这个道理,开放海禁,允我等合法贸易,接受招安又何妨?

他转身看向众人,目光坚定:我要亲自见见这个蒋洲。

次日清晨,蒋洲被秘密引至号。这位胡宗宪的心腹幕僚年约三十,身着青布直裰,举止从容,全然不似身处龙潭虎穴。

在下蒋洲,奉胡部堂之命,特来拜会汪船主。他执礼甚恭,却又不失气度。

汪直端坐主位,细细打量着来使:蒋先生不必多礼。胡部堂的美意,汪某心领。只是不知,朝廷打算如何安置汪某和这几万弟兄?

蒋洲从容应答:胡部堂有言:汪直虽栖身海上,实为商非为寇。若能改过自新,朝廷当以诚相待。部堂愿保奏船主为海防把总,麾下头目俱有封赏。过往之事,一概不究。

把总?叶宗满在旁冷笑,我们船主雄踞海上,拥船数百,就值一个把总?

蒋洲面不改色:官职虽微,却是正道。况且胡部堂承诺,若船主接受招安,可保留部分船队,协助朝廷剿灭其他海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