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直抬手制止了还要争辩的叶宗满,沉声道:官职大小,汪某并不在意。我只问一句:朝廷可否开放海禁,允百姓自由贸易?
蒋洲迟疑片刻:这个...海禁乃祖制,非胡部堂所能决断。不过部堂承诺,若船主接受招安,必当奏明圣上,陈说开海之利。
当晚,汪直独自在舱内踱步。案上铺着纸笔,他却久久未能落墨。窗外忽然下起雨来,雨点敲打着甲板,声声入耳。他想起很多年前,在徽州老家,也是这样的雨夜,母亲在灯下缝补衣物,父亲则在案前记账。那时父亲常说:直儿,商人重信,但求问心无愧。
问心无愧...汪直喃喃自语,终于提笔蘸墨,在信纸上写下八个苍劲的大字:
乞通贡互市,愿杀贼自效。
这封信在三天后送到了杭州总督衙门。胡宗宪展信细读,不禁抚掌微笑:好个汪直,果然是个明白人。
幕僚王询却忧心忡忡:部堂,汪直势力太大,若真接受招安,只怕养虎为患。
胡宗宪摇头道:你不懂。汪直与寻常海寇不同,他求的是通商,不是劫掠。若能以商道驯之,胜过十万雄兵。
就在谈判顺利进行之时,一场意外打破了暂时的平静。
这日清晨,毛海峰率领二十余艘战船悄然离开烈港。临行前,他只对留守的叶宗满说了一句:我去给义父准备一份大礼。
你要去哪里?叶宗满警觉地问。
毛海峰冷笑:胡宗宪一面与我们谈判,一面却派俞大猷在沿海布防。我要让他知道,我们不是好欺负的!
小主,
叶宗满想要阻拦,但毛海峰去意已决。船队借着晨雾的掩护,直扑台州方向。
三日后的黄昏,一艘快船驶入烈港,送来紧急军情:毛海峰擅自进攻台州沿海州县,与官军发生激战。
这个逆子!汪直得知消息,勃然大怒,手中的茶杯摔得粉碎,谁让他擅自出兵的?
徐惟学匆匆赶来:船主,现在不是动怒的时候。汪滶年轻气盛,必是见谈判迟迟没有进展,想要展示实力,逼朝廷让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