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公孙度的背影,刘和怒火中烧,他只能在目前的情况下暂时隐忍。
在宴席上,刘和不断向公孙度敬酒,试图拉近关系。
然而公孙度始终保持警惕,没有接过酒杯。
他怀疑这场宴席的动机不纯,更直言不讳地指出对酒水的疑虑。
这一番话让整个场合的气氛变得紧张起来。
众人屏住呼吸,静静等待接下来的发展。
气氛因公孙度的警觉而凝固,他察觉到了一场鸿门宴的气息。
他对每一个细节都保持着高度的警觉,深怕在疏忽中遭受暗算。
这场宴会上的每一个动作都可能暗藏杀机。
公孙度与刘和发生冲突。
刘和尝试用毒酒对付公孙度,但被公孙度识破。
刘和撕破伪装,指责公孙度越权,并声称要代表幽州牧收复渔阳郡。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公孙度则回应其不自量力,并命令其部下的将士进入现场。
局势逆转,刘和开始显得局促不安。
刘和心怀紧张之际,鲜于辅意外现身。
公孙度与其对峙,愤怒地控诉鲜于辅与刘虞勾结胡人。
鲜于辅却认为胡人未开化,如能正确引导,亦可为汉人所用。
公孙度却坚持“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的观点,主张杀之而后快。
双方互相指责,言辞激烈。
公孙度提出招降鲜于辅,却被后者断然拒绝。
公孙度愤怒至极,决心铲除鲜于辅。
鲜于辅却冷静回应,并表示公孙度更需要担心自己的安危。
此时,公孙度的军队 ** 现两千将士,其中一人名为公孙浩,他带领军队至此,展现出强大的军事力量。
公孙度放下心来,询问鲜于辅和刘和情况如何。
鲜于辅听到公孙度有百架床弩,表现得淡定异常。
公孙度冷笑表示这些床弩自然是对着他们而来,觉得鲜于辅是自作幻想。
但鲜于辅却淡然应对,拍手之间,床弩竟意外调转方向,瞄准了公孙度及其千余精兵。
公孙度震惊之余,意识到形势逆转,他的堂侄公孙浩可能已被策反。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公孙度难以置信,内心充满怨恨和不解,询问公孙浩为何要背叛他。
此后,公孙度一直悉心培养公孙浩,然而却面临背叛的质疑。
公孙浩的回应是,公孙氏并非仅属于公孙度,而是整个辽东的公孙氏。
他强调,当年公孙氏子弟愿意跟随公孙度,并非因为他的人格魅力,而是希望更进一步。
然而,公孙度的行为却破坏了公孙氏的威望,包括残暴不仁、赋税苛刻以及中饱私囊等行为,使得辽东公孙氏的威望被毁。
现在,公孙浩受幽州牧之命,旨在恢复幽州的秩序和辽东公孙氏的光明前景。
面对公孙度的指责,公孙浩的话语如同利刃直指其灵魂。
双方各执己见,无法说服对方。
此时,鲜于辅站出来提醒公孙度:“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公孙度不仅失去了幽州的民心,族内也已众叛亲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