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这样的局面,公孙度仍然虚张声势,让鲜于辅感到不安。

面对即将决战的局面,双方都在暗中积蓄力量。

公孙度疑心公孙浩拖延时机。

鲜于辅一声令下:“无需迟疑,杀无赦!”

众将士齐声响应,齐声呐喊:“杀!”

公孙浩下令放箭,床弩发射巨箭,强大的冲击力直接贯穿亲卫的胸膛。

转眼间,公孙度身边的千余名亲卫士卒已倒下三百余人。

剩余的护卫紧紧围护,形成了一个坚固的防御阵型。

公孙度鼓舞士气:“只要挡住一刻钟,援兵必至!”

他多年的征战,培养出了一批忠诚的亲卫,即使面对公孙浩的策反也坚定不移。

他们愿意为公孙度牺牲自己。

就在关键时刻,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

公孙康率领兵马冲破包围圈。

公孙度见此情形,由怒转喜,下令:“今日在场之人,皆为叛逆,一个不留!”

他对公孙浩的背叛深感愤怒,决心要生擒公孙浩,让他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公孙度下令放火,四周瞬间火光冲天。

鲜于辅意识到对方在四周洒下了桐油,想要利用火势进行周旋或同归于尽。

最后的混战开始,现场一片混乱,喊杀声、哀嚎声、兵器碰撞声、烈火燃烧声、房屋倒塌声此起彼伏。

与此同时,在渔阳县城池的东门方向,情况也异常紧张。

在宽广笔直的长街上,火把照亮了夜空。

将士们忙碌地搬运着物资,豪强府邸的佃户们推着满载货物的木板车,迅速撤离城门。

这些物资中,不仅有粮食,还有兵器、盔甲和各种珍贵的金银珠宝。

李儒站在东门城头之上,目睹这一切。

他看到城中的火光冲天,如同巨兽吞噬黑夜,照亮了整个天空。

他命令加快搬空公孙度的府邸,搜集城中财物。

公孙度占领渔阳郡后,搜刮了大量财物,如今李儒利用公孙度和鲜于辅的战斗,趁机占取了这些财物。

李儒的军队组织了大量的佃户参与搬运工作,人数超过三千。

然而物资太多,佃户们难以在短时间内搬空所有财物。

面对这种情况,李儒决定能搬走多少是多少,但在天亮之前必须全部撤离。

对于无法搬走的财物,他的决定是放火烧毁。

听到这个决定,程通内心感到十分不舍和痛苦。

他询问李儒是否过于浪费,但李儒坚持自己的原则:“我们得不到的,别人也休想得到。”

他毫不犹豫地作出了这个决定。

利已主义!所有人都要一起撤离!李儒催促程通必须全员撤离,别无其他选择。

程通对此持迟疑态度,然而被李儒劝服,随后传达了撤离的命令。

这一幕被刘胜目睹,他对李儒的手段评价颇高,称赞其老辣。

他知道李儒的行动意图是为了坐收渔翁之利。

渔阳县城的战斗已经结束,现在是新的一天的开始。

公孙浩请求允许他处理公孙度的 ** 进行安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