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赏银,造谣,杀机

县令看着银子,脸色变幻,最终叹了口气,挥挥手:“既然赵员外都这么说了…那此案…暂且搁置,以‘疑遭怪异窃取’结案,卷宗封存。这些银子…参与昨夜行动的,每人赏二两,其余的入库。”

这显然是想赶紧把这烫手山芋处理掉。

捕快们面面相觑,没想到还能有赏钱,虽然案子破得稀里糊涂,但有钱拿总是好的,纷纷上前领赏道谢。

轮到李狗蛋时,县令看了他一眼,眼神复杂,额外又多拿出一锭五两的银子给他:“李狗蛋,此次…也算你有所建言,虽未竟全功,但……这是赏你的。”

李狗蛋接过银子,感觉沉甸甸的,心里却一点也高兴不起来。

这钱,拿着实在烫手。

赵员外这一手,看似大方,实则狠辣。

他用钱堵住了所有人的嘴,也坐实了“异鸟作案”这个荒唐结论,让衙门再也无法深入调查。

而自己这个提出“异鸟说”的人,则彻底被绑死在这个结论上,将来若再有反复,第一个倒霉的就是自己。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谢老爷赏。”他低声应道,揣起了银子。

退堂后,李狗蛋闷闷不乐地往外走。

阿宝拿着二两银子,憨笑着琢磨去买什么好吃的。

胡言也分了一两(算是文书辛苦费),正宝贝似的揣进怀里。

老钱跟上来,拍了拍李狗蛋的肩膀,低声道:“小子,别耷拉着脸了。这结果…不算坏。赵员外既然愿意用钱平事,说明他也不想闹大。你这关,算是过去了。以后机灵点,别再招惹那边就是了。”

李狗蛋苦笑着点点头,他知道老钱说的是实话,但心里那股憋屈和隐隐的不安,却挥之不去。

他回到住处,看着那锭五两的雪花银,越看越觉得那银子上仿佛映着赵员外那双冰冷的眼睛。

不行,不能就这么算了。

他李狗蛋可不是吃了亏往肚子里咽的人。赵员外越是想捂盖子,说明这库房失窃越有可能跟他自己有关!那“异鸟”说不定就是他搞出来的障眼法,或者他早知道有这种东西存在,趁机甩锅!

虽然毫无证据,但这口气得出!

他眼珠一转,肚子里坏水又开始冒泡。明的不行,就来暗的!你不是要面子吗?老子就让你没面子!

接下来的几天,清河县的大街小巷,酒馆茶肆,开始流传起一些似真似假、香艳离奇的八卦消息。

消息源头不明,但传播速度极快。

版本一:赵员外库房其实是被家贼所盗,是其最宠爱的小妾与护院私通,里应外合,卷款私奔了!那怪鸟羽毛?那是小妾临走前故意留下的障眼法,因为她名字里带个“翎”字!

版本二:赵员外根本就没丢那么多钱!他是故意报假案,想讹诈衙门,或者想逃避朝廷即将加征的商税!那怪鸟?那是他派人从南洋买来的驯兽,专门用来演戏的!

版本三:(这个版本最离谱)赵员外库房里藏的不是金银,而是他贪污受贿的账本和与山匪往来书信!是被江湖义盗“一只燕”偷走,准备送往京城告御状了!那怪鸟?是“一只燕”留下的标记!

这些消息说得有鼻子有眼,细节丰富,香艳、阴谋、侠义元素齐全,极大地满足了市井小民的八卦心理,迅速压过了之前“衙门捉鸟”的笑谈,成为街头巷尾最热门的谈资。

虽然没人敢公开说是赵员外,但“城南某巨富”、“与知府沾亲的阔佬”等标签,几乎是指着和尚骂秃子。

赵府的人很快听到了风声,气得暴跳如雷,却抓不到散布谣言的始作俑者。

李狗蛋深藏功与名,每天依旧在衙门里插科打诨,偶尔听着外面流传的关于赵员外的最新离谱八卦,心里暗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