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仲全身心投入到活字印刷的雕刻工作中,力求最快完成,随后将设备暗中送往洛阳。此后泰山只负责定稿,印刷直接在洛阳进行,大大节省时间!
此刻卢植在做什么?
他正全力搜集董卓的种种劣迹,从上溯十八代开始,无论虚实,全部整理成册。唯有如此,才能精准打击,骂出水平!
短短两日后——
王仲收到系统提示:成功招揽祢衡加入【军师盟】,获得伍零零点命运值,免费抽奖得到百炼钢技术!
又过数日——
诸葛瑾不负所托,成功说服陈琳加入【军师盟】,再获伍零零点命运值,抽奖得到高粱与棉花种子,收获惊人!
至于张松……
王仲等待多时,始终未见回音。
不过现有成员已足够对付董卓!
翰林院迅速成立。
首任院长由卢植担任,孔融出任副院长。
蔡邕则被王仲安排与郑玄一同前往泰山书院执教。
此刻翰林院内——
五岁的诸葛亮紧握纸张,气鼓鼓地跑到卢植面前:
卢爷爷,董卓当真罪大恶极,太可恨了!
您是要我写文章声讨他吗?
放心!我一定骂得他抬不起头!
卢植弯腰轻抚诸葛亮的小脑袋:没错!董卓恶贯满盈,我们必须伸张正义,首要之举就是口诛笔伐!
这时殿内一位狂放不羁的儒生提着酒壶,慵懒地斜靠在坐榻上,发出不屑的嗤笑:小娃娃,毛都没长齐就想学人骂战?
对面陈琳轻抚胡须,微笑道:正平有所不知,亮亮这娃娃可不一般。两岁认字,三岁能吟诗,四岁可作文,五岁已通晓五经,在泰山书院可是出了名的神童!
呵——
祢衡不屑地撇撇嘴,仰头灌了一口酒:神童?能有多神?依我看在座诸位,除了孔文举勉强入眼,其他都是些 ** 庸之辈,不值一提!
这狂徒!
简直狂得没谱!
连德高望重的翰林院长卢植都不放在眼里!
至于陈琳之流,更是连他眼角都入不了!
不过......
卢植这般刚正不阿的性子,偏偏就欣赏这种直来直去的作风。
在他这里,文章就是硬道理。你若才高八斗,骂破天也无妨;但若是滥竽充数之辈,抱歉,翰林院可不养闲人!
小诸葛悄悄打量了祢衡一眼,轻声道:云逸哥哥说过,祢正平是个狂士,只认诗文才学,其他一概不论。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祢衡挑眉,没料到王云逸竟如此懂我!
小诸葛气鼓鼓地哼道:亮亮要去写文章了,待会写好再请各位叔伯指教!
说完抱起一叠资料,迈着小短腿回到自己座位。
祢衡望着他的背影,喃喃道:倒是个有趣的小家伙。
约莫一个时辰后。
小诸葛搁下笔,长舒一口气,满意地点点头。
哒哒哒的脚步声响起,他小跑到卢植跟前,双手奉上文稿:卢爷爷,亮亮写完了,请您过目。
卢植接过稿纸,捻着山羊胡:亮亮稍等,爷爷这就看。
说罢便仔细阅读起来,眼中带着七分好奇三分期待。毕竟这是王仲都称赞的,他倒要看看究竟神在何处。
谁知这一看,竟是大吃一惊!
虽然文笔尚显稚嫩,但字里行间锋芒毕露,言辞犀利如刀,句句见血,令人心惊!卢植不禁暗自惊叹。
年仅五岁的诸葛亮展现出了惊人的天资,前途一片光明!
卢植仔细审阅文稿,在纸页边写下批注后交还给小童:亮亮,这是爷爷的一些建议。
小诸葛亮双手接过文稿,恭敬行礼:多谢爷爷指点!
请教完卢植,他又转向孔融求教。孔融指导过后,接着是陈琳。陈琳指点完毕,最后轮到祢衡。
祢衡眉头一挑,嗤笑出声:呦!有点意思!不过若是能把这几处......这里......还有这里再润色下会更出彩!
小诸葛亮认真记下建议:多谢赐教!
说完便回到座位继续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