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殿议廷辩

“李首辅,杜尚书,诸位同僚,”

赵士荣声音平稳,却自带一股正气!

“适才杜尚书所言‘远水难救近火’,确是眼下最大的难关。

老夫这里,恰有一份巡盐御史林正清自扬州发出的加急奏报。

其中所陈,或可解此燃眉之急。”

李首辅示意内侍将奏折呈上。

他快速浏览,目光在其中一页停留良久,微微颔首。

却不置可否,只是将奏折递给了身旁的杜溥。

“杜大人也看看吧。

林正清详报了灾情影响漕运的情况。

还提及了一种名为‘玉麦’的域外新作物,言其耐寒高产,并附上了三种紧急食法。”

杜溥接过,仔细看罢,眉头依然紧锁,沉吟道:

“玉麦?此物闻所未闻。

奏疏上说其可亩产四石,且如今在扬州已有少量囤积可即刻北调?

此事……关乎数十万灾民性命,是否太过冒险?”

他的语气充满了户部主官特有的谨慎,看似质疑,实则将最关键的信息——

“现有存粮可即刻北调”抛了出来。

刑部侍郎杨岐山立刻抓住话头:“既有存粮可即刻调拨,无论新粮旧粮,能救人即是良策!

应立刻下令,启用这批玉麦,火速运往山东!”

此言一出,前首辅保守派成员立刻出声反对。

一位侍郎冷哼道:“荒谬!四石?哪有粮可产如此高的亩产?

要我看,这就是历不明之妖物,岂可用妖物赈济灾民?

若吃出祸事,谁担得起这个责任?

林正清不过七品巡盐御史,妄议灾政,分明是越权邀功!”

“刘侍郎此言差矣!”另一位清流派官员反驳,

“事急从权!岂能因循守旧,坐视百姓饿殍遍野?”

“你说谁是因循守旧?我看你是被居心叵测之人蛊惑了!”

刘侍郎气急败坏反击。

殿内顿时争吵再起,“天降嘉禾”与“妖物祸众”的指责声交织一片,比之前更为激烈。

就在这纷乱之中,赵士荣再次开口,声音不高,却清晰地盖过了所有嘈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