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内部争论尚未有定论时,前台通报,林婉婷本人,竟已不请自来,此刻正等候在“哲牛”的接待区。
王哲略一思索,决定亲自见她。在小型会客室里,他第一次见到了这位传说中的“律政俏佳人”。林婉婷约莫三十四五岁年纪,一身剪裁利落的深灰色职业装,妆容精致,笑容得体,但那双透过金丝边眼镜望过来的眼睛,却锐利如鹰,带着一种能穿透表象、直抵核心的洞察力。
“王总,冒昧来访,还请见谅。”林婉婷起身,落落大方地伸出手,声音清脆,语速不快,却每个字都带着分量,“我是林婉婷。刚刚离开‘腾云’。”
王哲与她轻轻一握,感受到她指尖传递来的坚定与力量。“林总监大名,如雷贯耳。不知今日到访,有何指教?”
林婉婷微微一笑,开门见山,没有丝毫迂回:“指教不敢当。我是来毛遂自荐的。”她从随身携带的公文包中取出一份薄薄的、却装帧精美的文件,推到王哲面前。
“这是我的入职提案。”她直视着王哲的眼睛,目光坦诚而自信,“我知道,‘哲牛’目前面临的,不仅仅是技术挑战和专利诉讼,更严峻的是来自‘迅科’及其背后势力的、无底线的商业抹黑和舆论围剿。你们的技术团队很优秀,但在应对这种复合型、非对称的商业战争方面,经验尚浅。”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她顿了顿,继续道:“而我,恰好擅长于此。我深入研究过‘迅科’及其关联水军公司的运作模式、资金链条和舆论操控手法。我可以为‘哲牛’构建一套完整的、主动的、攻防一体的商业安全与舆论反制体系。不仅能化解当前的危机,更能为‘哲牛’未来的独立发展,筑起一道坚实的护城河。”
王哲翻看着那份提案,里面没有空泛的承诺,全是具体的策略分析、风险预估和执行路径,逻辑严密,直指要害。他不得不承认,这份提案所展现出的专业性和针对性,正是“哲牛”目前最急需而又最缺乏的。
“为什么选择‘哲牛’?”王哲合上提案,问出了最关键的问题,“以你的资历,可以有更多、或许更安稳的选择。”
林婉婷似乎早已料到有此一问,她身体微微前倾,语气变得深沉:“因为我在‘腾云’看到了天花板,也看到了……某种令我厌倦的重复。资本与规模的游戏,固然能带来成就感,但缺乏……温度,也缺乏改变行业格局的颠覆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