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目光扫过会客室外隐约可见的、充满活力的办公区:“而‘哲牛’,你们有‘瞬忆’,有‘心火’,有Silent这样的奇才,更有一种……我很久未曾感受到的、近乎固执的技术理想主义。这很危险,但也充满了无限可能。我想换一种活法,参与并守护这种可能,而不仅仅是……收割它。”
她的回答,坦诚得近乎冒险,既承认了功利性的职业规划,也流露出了超越功利的精神追求。
王哲沉默了片刻。林婉婷的到来,无疑是一把锋利无比的双刃剑。她用得好,可以斩断眼前的诸多荆棘;但若掌控不当,也可能伤及自身。
“你的提案很有吸引力,林小姐。”王哲最终开口,语气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力,“‘哲牛’确实需要你这样的人才。但是,”他话锋一转,目光如炬,“我们需要的是志同道合的‘同行者’,而不仅仅是雇佣的‘利器’。这意味着,你需要真正理解并认同‘哲牛’以技术为本、伦理为先的核心理念,你的所有策略和行动,都必须服务于这个根本,而不是单纯的商业胜负。”
林婉婷迎着他的目光,没有丝毫闪躲,郑重地点了点头:“我明白。这也是我选择这里的原因。我愿意接受考验。”
“试用期三个月,职位是战略安全顾问,直接向我汇报。”王哲给出了和Silent类似,却又更具限制性的条件,“你需要用行动证明,你的能力可以为‘清源’添水,而非引入浊流。”
“可以。”林婉婷的回答依旧干脆。
就这样,在Silent这头“孤狼”之后,“哲牛”的团队中,又加入了一位带着“腾云”烙印、手持法律与商业利剑的“鹰派”谋士。她的到来,如同在原本以技术极客为主的团队中,投入了一颗充满现实主义与战略野心的棋子。
李壮对此举双手欢迎,认为这是王哲的英明决策;苏小蕊则怀着深深的忧虑,默默加强了内部技术信息的管控;张涛静观其变,引用了《周易》中的句子以自警:“‘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
王哲站在办公室的窗前,看着楼下林婉婷驾车离去。他知道,团队的构成变得更加复杂,内部的张力也必然加剧。但要想在惊涛骇浪中航行,船上的成员就不能只有一种面孔。关键在于,他这位掌舵者,能否驾驭好这艘配备了“玄冰”与“利剑”的方舟,在理想与现实、技术与商业的平衡木上,走出一条属于“哲牛”的独特航路。
新的挑战,已随着林婉婷的入职,悄然拉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