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李渊的选择

接着,他又看向李世民。

“二郎,你抓紧整肃军队,我们的脚步要加快了。”

假的到底是假的,怎么能和真的比,传国玉玺和武备,他都要。

李建成和李世民躬身拱手。

小主,

“是,父亲。”×2

···

常笙很快就收到了李渊的回信。

对于李渊在武备和玉玺之间的选择,以及让李建成给他回信这件事,都让他很满意。

选择武备,说明李渊很清醒,没有被接连的胜利蒙蔽心智。

让李建成回信,则代表李渊明白了自己的意思,也在两兄弟之间做出了选择。

不然的话,李渊完全可以以自己的名义给常笙回信,这样他就能在两个儿子间继续玩平衡。

可历史告诉常笙,李渊会玩出事。

所以李渊要是下不定决心,有了他这个大宗师的支持,还依旧让李世民起势的话,那他就得为李渊准备一套弓箭了。

还好李渊做出了正确的选择。

常笙来到书房,给李建成书信一封,表明自己会帮李氏守好宝藏。

封好信后,常笙想了想,又给李建成和现在在李世民麾下效力的李靖各写了一封信。

【注:在正史中,李靖是李渊的人,是李渊敢于在两兄弟间玩平衡的底气之一,和李世民是不怎么亲近的,只是不知道玄武门那时,李靖为什么会选择不站队——

在那种情况下,不站队本身就是一种站队。

或许是他没想到李世民会杀兄囚父?

又或许历史中记载的‘他在李渊麾下时,发现李渊要谋反,试图告发被李渊抓住,因李世民帮他求饶才被赦免’这件事是真的,出于对李世民的感恩和不想再重蹈覆辙的想法,这才保持了中立。

但不管怎么说,本该保护皇帝的人没有尽到自己该尽的责任,加上之前也有过背叛李渊的经历,李世民就已经不可能再相信他,才会有‘司马懿警告’的事发生。】

【注2:在玄武门之事同样保持中立的人中,还有一个李绩(原名徐世绩),但这人偏偏得了善终。

或许是他因旧主李密一事(李密投唐后,李密的所有地盘和军队都被李绩控制,但他没有将其占为己有,而是全部造册交给李密,让李密亲自交给李渊,为李密争取更多功劳),被李渊盛赞为“纯臣”,后来还被赐姓李,名声太好的缘故。】

李建成收到信后,先是疑惑怎么有两封信,随后大喜过望。

无他,常笙第二封信写的是:常某曾与李药师同行,察其有卫、霍之才,故而相荐。

要知道,他李建成手下虽然不缺将领,但却缺帅才。

若李靖真有卫、霍之才,又能转投于他,此消彼长下,那他就有把握彻底压制李世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