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在同一时间,京城不同的角落,几股暗流也因沈炼的“活跃”而加速涌动。
城东,清源茶楼,二楼雅间“听雨轩”。
竹帘低垂,隔绝了外面的喧嚣。雅间内茶香袅袅,两位身着寻常士人便服、却气度不凡的中年男子对坐品茗。其中一人,面容清癯,三缕长须,正是东厂掌刑千户张档头的心腹师爷,姓吴。另一人,则是都察院一位与张档头有隐秘往来的御史,姓王。
“王御史,近日可好?”吴师爷看似随意地寒暄,用杯盖轻轻拨弄着浮茶。
王御史微微一笑,抿了口茶:“劳师爷挂心,一切如常。只是都察院近日不甚平静,李御史那一本,可是搅动了不少风云啊。”他主动提及了李文昌弹劾张浚之事,显然是投石问路。
吴师爷眼中精光一闪,顺势接话:“哦?可是弹劾工部张侍郎的那位李御史?确是胆色过人。不过……听闻北镇抚司那边,近来对李御史似乎也颇为‘关注’。”他刻意将“关注”二字说得意味深长。
小主,
王御史会意,压低声音:“师爷消息灵通。不错,郑同知手下那位新近冒头的沈总旗,据说已接了差事,正在暗中查探李御史的底细。郑坤这是……急了眼了,要把手下这把‘快刀’往死里用啊。”
吴师爷呵呵一笑,声音低沉:“快刀?嘿嘿,确是快刀。永嘉郡王府的案子,这沈炼就办得‘漂亮’。如今郑坤又让他插手这等敏感之事,看来是铁了心要把他培养成心腹尖刀了。只是……”他话锋一转,意味深长地看着王御史:“这刀太快,若是握刀的手不稳,怕是容易伤了自己啊。咱们厂公爷,最是爱惜人才,若是块好材料,落在不懂用的人手里,也是可惜了。”
王御史心领神会,点头道:“师爷所言极是。下官明白。若有合适的机会……或可‘点拨’一二,看看这把刀,是否真如传闻般锋利,又是否……懂得审时度势。”
一场针对沈炼的、来自东厂的“关注”与潜在的“拉拢”,在这看似闲谈的茶香中,悄然达成默契。
东厂,某处隐秘档房。
张档头斜靠在铺着豹皮的太师椅上,听着心腹番子的汇报,三角眼中闪烁着精光。
“又接了新差事?还是直接查御史弹劾案?”他嘴角勾起一抹玩味的笑容,“郑坤这老小子,是真把他当心腹尖刀用了?还是……急着把他往火坑里推?看来,咱们之前倒是小瞧了这姓沈的,郑坤这是要把他往死里炼啊。”
他沉吟片刻,下令道:“加派人手,给咱家盯紧他!把他祖宗八代、亲朋好友、喜好憎恶、乃至平日里常去哪个茅坑,都给咱家查个底朝天!越是锋利的刀,用不好,反而容易伤了自己。咱们得帮郑同知……‘看看’这把刀才行。找个机会,试探一下,看看能不能……为我所用。”
“是!属下明白!”心腹番子躬身领命,快步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