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尘埃暂落与学海扬帆

重钓人生路 喵哆渔 1282 字 14天前

当然,纯粹的学习并非全部。他们的心中,已然无法割舍那份对钓鱼和材料的热爱。而最令人期待的,是关于不久后即将举行的全国水产系统大学生钓鱼技能大赛的详细讨论。这个比赛,因其极其特殊且苛刻的规则,在国内高校,尤其是农林水产类院校中享有盛誉,被视为检验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顶级擂台。

大赛的规则可谓别具一格,极具挑战性:

饵料绝对自制原则:这是大赛最核心、也是最着名的规则。严格禁止使用任何形式的商品饵料、添加剂乃至半成品饵料基。从基础的谷物、薯类、藻粉、虾粉、骨粉等原料,到最终的饵料成型,全部必须由各参赛团队独立完成。这就要求队员必须具备扎实的鱼类营养学、摄食生态学、有机化学知识,深刻理解目标鱼种的食性偏好和当地水情。

钓具创新鼓励:大赛设有专门的“技术创新奖”,不仅考核钓鱼最终的重量和尾数,更看重钓具上的创新应用。鼓励使用新材料、新工艺、环保材料制作或改装钓竿、钓线、浮漂、钓钩(限规定型号范围内)、甚至抄网、鱼护等辅助工具。这为“旭遇”团队的“虎煌”材料提供了绝佳的展示舞台。

赛前报备与审核:所有自研饵料的主要成分、配比思路、制备工艺,以及创新钓具的设计图、材料说明,都必须在赛前提交给大赛评委会进行审核备案,确保符合“绝对自制”原则和环保要求,防止作弊。比赛过程中,评委会随时可能进行抽检。

综合评分体系:比赛成绩由三部分组成:

渔获成绩(基础分):最终有效鱼获的总重量和尾数,这是传统钓鱼比赛的计分方式。

饵料评价(专业分):由资深渔业专家、营养学家组成的评委会,对各队饵料的配方科学性、针对性、环保性、制备工艺及现场表现(如雾化、附钩、诱鱼效果等)进行盲评打分。

创新应用加分:对钓具或饵料制备流程中有显着创新、且实践证明有效的团队,给予额外加分。

神秘赛制:比赛场地和目标鱼种通常会在赛前较短时间才公布,增加了比赛的不确定性和对团队临场应变能力、快速分析能力的极致考验。

“比赛详细通知和规则下来了!”一天,林莉在仔细研究后,通过电话会议向大家进行解读,“今年的大赛在南方某大型水库举行,目标鱼种主要是鲫鱼、鲤鱼,可能还有草鱼。创新积分权重比往年更高了!一等奖奖金除了丰厚的现金,还有机会获得知名水产饲料企业的实习offer和项目合作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