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昭关血战 (公元前581年 夏)

盛夏的烈日,将江东的山石炙烤得滚烫。楚国大司马子反精心编织的罗网终于彻底收紧,决定性的时刻到来。昭关,这座浸透了两国鲜血与仇恨的雄关,迎来了它命运中最惨烈的一役。

晋国新绛,赵朔因北疆之功声望正隆,但朝堂下的暗流并未平息。郤克不甘心权力旁落,开始从其他方向寻找赵朔的破绽。

这一日,朝会之上,郤克再次出列,此次目标却非赵朔本人,而是其麾下大将,西河守魏颙。

“君上,臣闻西河守魏颙,自去岁失机后,虽经整饬,然其麾下‘武卒’,骄悍之气日盛。近日更闻,有‘武卒’军官在市井与人冲突,竟公然宣称‘只知赵氏,不闻公室’!此等狂言,骇人听闻,若长此以往,恐非国家之福!”郤克言辞恳切,面露忧色。

此言一出,满殿哗然。这已不仅仅是弹劾魏颙治军不严,更是直指赵朔养兵自重,其心可诛。

赵朔面色一沉,出列辩驳:“君上明鉴!西河将士浴血奋战,保境安民,方有今日之安定。个别军士酒后狂言,岂可代表全军?魏颙治军严谨,此事若查实,必按军法严惩不贷!然郤大夫以此捕风捉影之事,妄加揣测,动摇军心,不知是何用意?”

“是否是捕风捉影,赵孟心中自知!”郤克毫不退让,“‘武卒’乃国之利器,如今却几成赵氏私兵,此乃朝野皆知之事!赵孟若心中无私,何不将‘武卒’调防,由朝廷另派大将统领,以安众人之心?”

这正是赵朔的底线所在。西河“武卒”是他权力的重要基石,绝不可能轻易交出。双方再次在朝堂上针锋相对,气氛紧张。

晋景公看着殿下争执的两位重臣,头痛不已。他既忌惮赵朔兵权过重,又需要赵朔的能力来维持国家稳定,尤其是北疆未完全平定的情况下。最终,他只能再次和稀泥:“此事容后再议。魏颙治军之事,着赵卿严查,务必整肃军纪。退朝!”

朝会不欢而散。郤克虽未达到直接剥夺赵朔兵权的目的,但却成功地将“赵氏私兵”的疑虑再次植入了晋景公和众多朝臣心中。新绛的暗斗,因触及核心利益而变得更加尖锐。

楚国江东,昭关之下。

战鼓声震天动地,如同死神的咆哮。子反精心准备的的总攻开始了。数以万计的楚军,如同潮水般,一波接一波地涌向昭关高大的城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