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话如同冷水泼入油锅,瞬间让争论的焦点转移。
一位阁老捻须沉吟:“尚书大人所虑甚是。然若将其调离北境,以何名义?北蛮新败,余孽未清,部落纷争,正需强将坐镇安抚。若无故调离,岂非自毁长城?若蛮族死灰复燃,何人能当?”
“可若留其在北境,”另一位大臣接口,声音压低了几分,“手握重兵,威望无两,又与草原诸部多有联系……时日一长,恐成尾大不掉之势啊!”
“调回京城呢?”有人试探着提出。
立刻有人反驳:“调回京城?如何安置?授予何职?枢密使?还是入阁参政?以其年纪、资历、以及……军功,无论置于何位,都将是众矢之的,朝堂格局必然动荡!更何况,其麾下那些骄兵悍将,尤其是那支‘破阵营’,是否愿意离开他们的‘军神’,安心受朝廷其他将领节制?”
此言一出,众人皆默。调回京城,看似解除了兵权,实则如同将一头猛虎放入自家庭院,其引发的连锁反应和潜在风险,可能比让他留在边境更加难以预料。
封王,赏无可赏,且违祖制,恐生僭越之心。
留任边境,尾大不掉,恐成藩镇之祸。
调回京城,无处安置,易引发朝局动荡。
进退维谷,左右为难!
皇帝的目光缓缓扫过下方争论不休或沉默不语的臣子,最终停留在御案前那份关于北境的详细奏报上,上面清晰地列着张枫麾下目前的兵力、装备、控制区域以及民间对他的称颂之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