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淬火成钢。

· 大队直属 机枪中队(下辖重机枪排和轻机枪排),迫击炮排,侦察班,工兵班。

这套编制,参考了部分现代军队的架构,更强调层级管理和专业分工,虽然对于当前我们的干部素质是一个巨大考验,但为未来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框架。

编制是骨架,训练则是填充血肉、注入灵魂的关键。傅水恒再次与系统沟通,进行了一次针对训练资源的“大采购”:

“叮!消耗800积分,成功兑换《步兵班排战术图解教程(深入版)》x50套。”

“叮!消耗600积分,成功兑换《土工作业与野战筑城标准》x30套。”

“叮!消耗500积分,成功兑换《刺杀与近身格斗强化训练法》x20套。”

“叮!消耗1200积分,成功兑换《基础文化速成教材(含数学、物理常识)》x1000套。”—— 这是傅水恒极力主张的,他认为没有文化的军队无法真正掌握现代化武器和战术。

“叮!消耗1000积分,成功兑换‘训练用模拟弹(低杀伤)’x10万发。”—— 用于实战化对抗演练,减少实弹损耗和风险。

这些教材和物资的到来,为我们推行“科学练兵”提供了可能。我主持制定了极其严苛的训练日程和考核标准:

清晨: 全营五公里武装越野,雷打不动。傅水恒亲自带队,从营部主官到新兵,无一例外。

上午:基础技能训练。不再是简单的队列和瞄准,而是分解动作练习、据枪稳定性训练、规避炮火和机枪扫射的战术动作、手榴弹投准投远、土工作业(散兵坑、交通壕挖掘)。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下午:战术协同训练。以班为单位,演练进攻、防御、撤退的基本队形和配合。重点推行“三三制”进攻队形雏形——虽然装备达不到要求,但先灌输分散、配合、交替掩护的理念。龙牙和神枪队的老兵被分派到各大队担任教官,示范讲解。

晚上:文化课与政治学习。扫盲班、战术理论课、抗战形势教育交替进行。傅政委亲自编写讲义,要求连以上干部必须能看懂地图,会计算简单的弹道和射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