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城市攻防战的初体验。

在模拟攻城战斗中,炮兵阵地在后方预设阵地展开。观测兵前出,利用简陋的测距仪和地图,测算“敌军”城墙工事、火力点的坐标。

第一次炮火准备齐射,效果并不理想。炮弹落点分散,有的远远飞过了目标,有的则落在己方进攻路线前方,险些造成“误伤”。炮兵营长急得满头大汗。

傅师长把我叫到一边:“世根同志,我们的炮兵缺乏正规训练,尤其是间接瞄准射击和步炮协同。光靠直瞄,在城市战中损失会很大。”

我深有同感:“是啊,师长。必须建立有效的炮兵观测和通讯体系。我建议,给每个主攻连队配属一名炮兵观测员,携带电话或信号枪,随时为炮兵指示目标、修正弹着点。”

“同意!”师长点头,“另外,炮火准备不能一打了之。要分层、分重点。第一轮,覆盖城墙明确火力点;第二轮,延伸打击城内疑似炮兵阵地和兵营;第三轮,在步兵发起冲锋前,进行徐进弹幕射击,为步兵打开通道并掩护其接敌。”

徐进弹幕射击!这个战术名词让在场的炮兵军官们都愣了一下。这在当时的中国军队中,是极为罕见的高级战术。

师长亲自向炮兵军官们解释:“所谓徐进弹幕,就是炮弹的炸点像一道移动的墙壁,始终保持在步兵冲锋队列前方一定距离(比如200米),缓缓向敌人纵深推进。步兵就紧跟在这道‘钢铁之墙’后面,敌人被炮火压制,无法有效组织防御,等炮火延伸,我们的刺刀就已经顶到他们鼻子底下了!”

这个战术构想让所有人,包括我在内,都感到震撼和兴奋。但实现起来难度极大,对炮兵的射击精度、反应速度和步炮之间的通讯联络要求极高。

演练中,我们尝试了数次小规模的徐进弹幕射击。开始时,步炮脱节严重,不是炮弹落得太远就是太近,有两次差点砸到自己人头上。但我们没有气馁,一遍遍修正射击诸元,一遍遍演练步炮之间的信号传递。从简单的信号弹到电话线,再到训练传令兵跑步传递信息,我们用尽了一切能想到的手段。

慢慢地,炮弹的落点开始变得有规律起来,步兵连长们也学会了如何判断炮火延伸的时机,适时发起冲击。当第一次较为成功的“徐进弹幕”演练完成时,看着步兵们紧跟着那道不断向前推进的爆炸烟尘顺利“夺取”了目标阵地,我和傅师长相视一笑。我们知道,虽然还很粗糙,但独立师的炮兵,已经开始向着“战争之神”的方向蜕变了。

三、暗夜中的利刃:神枪手与特种分队

城市战,不仅仅是正面强攻,更是渗透与反渗透、狙击与反狙击的较量。傅师长非常重视这方面的建设,早在根据地整训时,就从各部队抽调射击尖子,组建了师直属的神枪手排(也称狙击手排),又从侦察连中挑选精兵强将,组建了一支精干的特种作战小分队。

这次攻城演练,是他们大显身手的舞台。

神枪手排的任务是:在总攻发起前,利用夜色或不良天候,秘密渗透至城郊制高点或废弃建筑内,建立隐蔽射击阵地。他们的目标不是普通士兵,而是敌军的指挥官、机枪手、炮手、通讯兵以及任何有价值的目标。

演练中,神枪手们伪装得极好,他们披着插满杂草的伪装网,悄无声息地进入预设阵地。当“敌军”指挥官在模拟的城墙上出现时(由人员扮演),几声几乎微不可闻的枪响(训练弹),那名“指挥官”和身边的“警卫”身上就冒起了代表阵亡的白烟。

“打得好!”我不禁低声喝彩。这种精准的远程狙杀,对敌军士气的打击是巨大的,能有效瓦解其指挥系统。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与此同时,特种作战小分队则展示了更为多样化的技能。他们模拟利用夜暗,从敌人防御薄弱处(如排水沟、坍塌的城墙段)渗透进城。他们的任务是:破坏关键设施(如模拟的通信枢纽、弹药库)、制造混乱、袭击指挥部、甚至在内线接应主力部队攻城。

演练中,特种小分队成员们如狸猫般敏捷,利用抓钩、绳索攀爬陡峭的墙体,用微声手枪(训练道具)和匕首无声地清除“哨兵”。他们分工明确,配合默契,一组佯动吸引注意力,另一组则直扑核心目标。当代表“敌军指挥部”的房子里冒出浓烟(模拟被破坏)时,意味着他们成功完成了“斩首”任务。

当然,这些精锐分队与普通连队的配合也需要磨合。一次演练中,一个主攻连队在接到特种分队发出的“已控制西门,请求接应”的信号后,反应迟缓,未能及时扩大突破口,导致“敌军”援兵赶到,“全歼”了特种小分队。

战后总结会上,傅师长严肃批评了主攻连的迟缓,同时也强调:“特种作战不是孤胆英雄,它必须融入整体作战计划。主力部队要时刻保持对特种分队信号的敏感,一旦机会出现,就要像饿虎扑食一样冲上去!反过来,特种分队也要及时、准确地将情报和战果反馈给主力。”

神枪手和特种分队,就像两把精心打磨的暗夜利刃,虽然数量不多,但在未来的城市攻坚战中,必将发挥出四两拨千斤的关键作用。

四、血与火的洗礼:辽源城下的实战检验

经过近十天高强度、高仿真的针对性演练,独立师上下焕然一新。虽然疲惫,但官兵们的眼神里多了几分自信和沉稳,各兵种之间的配合也初具雏形。终于,对辽源的总攻命令下达了。

总攻前夜,月色朦胧。我最后一次检查了各部队的准备情况。炮兵阵地完成了伪装和加固,弹药堆积如山;坦克连的“豆丁”们加满了油,备足了弹药,驾驶员和车长们在进行最后的设备检查;步兵们默默地检查着步枪、手榴弹,整理着装具;神枪手和特种分队的队员们,早已像幽灵一样,消失在夜幕之中,向着辽源城潜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