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包围北平,隔而不打。

白天,战士们挥汗如雨,抢修工事。一道道堑壕、交通壕如同蛛网般延伸,一个个暗堡、火力点在隐蔽处悄然建成。炮兵们精心测算射击诸元,将炮口对准了可能的敌军出击路线和重要目标,但引而不发。侦察兵们像幽灵一样,在阵地前沿和缓冲地带活动,捕捉着任何风吹草动。偶尔有敌机临空侦察,往往会遭到我们组织严密的对空射击,不敢低飞。

而更富特色的,是那几乎从不间断的广播声。

“北平城内的国民党军兄弟们!你们已经被强大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包围了!抵抗是没有出路的!……”

“傅作义将军,和平谈判是保全古城、保全数十万官兵生命的唯一途径!……”

“下面是河北民歌《小白菜》,请欣赏……”

“家住直隶河间府的王老栓,你的儿子王小柱让你快回家,地已经分好了,就等你回来种呢!……”

这些声音,通过高音喇叭,穿透寒冷的空气,清晰地传向城墙方向。起初,城上偶尔还会打几梭子子弹过来,试图干扰,但我们的广播站设在坚固工事内,位置刁钻,敌人难以有效压制。后来,枪声渐渐稀落,或许是守军习惯了,或许是他们也在听。

夜晚,阵地更是别有洞天。除了常规的潜伏哨、游动哨,我们的“夜莺”小队——这是战士们给发射宣传弹的炮兵和潜入前沿喊话的“解放战士”小组起的绰号——开始活跃。带着特殊装置的迫击炮,“通通”几声闷响,将捆扎好的传单包射向城内夜空。那些印着简明政策、胜利消息和“优待证”式样的纸片,像雪片一样飘落在北平的大街小巷。

更有胆大心细的“解放战士”,利用夜色掩护,匍匐接近到护城河边,甚至利用废弃的沟渠靠近城墙根,用铁皮喇叭向城头守军喊话:“兄弟,我是原三十五军一零一师的,在张家口被解放的!解放军说话算话,优待俘虏!想家了就过来吧,这边有热饭吃!……” 这种来自“自己人”的呼唤,往往具有更强的冲击力。

与此同时,在地方党组织的协助下,一批批城郊百姓,扶老携幼,被有序地引导到前沿指定安全区域。他们对着城墙方向,声嘶力竭地呼喊着亲人的名字,诉说着家里的情况,劝说着他们不要再为国民党卖命。那一声声带着哭腔的呼唤,在寂静的夜里传出老远,像一把把钝刀子,切割着守军官兵本就脆弱的神经。我们观察到,有时城墙上会有隐约的人影晃动,甚至能听到隐约的回应和争吵声。

物资封锁的效果也日益显现。通过抓获的试图出城寻找食物的敌兵和城内逃出来的百姓口中,我们得知北平城内物价飞涨,粮食奇缺,燃料殆尽,这个冬天对于百万军民而言,异常难熬。饥寒交迫加剧了军民的怨气,也动摇了守军的战斗意志。

小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