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疾风劲草

魏砥 柯哀的罐头 1439 字 11天前

军营里一派忙碌景象,士兵们领到崭新合用的马鞍,个个喜笑颜开,擦拭保养,干劲十足。张辽正亲自督促骑兵操练,见陈暮到来,大步迎上,用力拍了拍他的肩膀,朗声笑道:“明远!此事多亏了你!瞧瞧弟兄们,有了趁手的家伙,精气神都不同了!”

陈暮微笑回应:“分内之事,将军满意便好。”他环顾操练的军阵,只见骑兵进退有据,冲击迅猛,显然张辽练兵有方。他随口问道:“近日北疆巡防,可还平静?”

张辽收敛笑容,低声道:“乌桓人是老实了,但边境小规模的摩擦从未断过,还有一些溃散的袁军残部,化身马匪,滋扰地方,剿不胜剿。对了,前日巡至常山国一带,还发现小股身份不明的骑兵踪迹,装备不像寻常匪类,行动颇为诡秘,一击即走,未能擒获。”

常山国?陈暮心中一动,那里距离甄宓娘家中山无极,并不遥远。他面上不动声色,只道:“将军辛苦了,此类情报,还望详细记录,及时通传。”

“这是自然!”张辽点头,随即又抱怨起粮草转运的些许延误,陈暮耐心听着,一一记下,答应回去核查催促。与张辽这般直性子的将领打交道,固然有时觉得琐碎,但其赤诚与勇武,却也让人安心。

在州府衙门,陈暮与崔琰的接触也愈发频繁。这一日,二人共同审核一批郡县官吏的考绩文书。

崔琰指着其中一份,皱眉道:“河间国相,报称境内流民安置妥当,垦田数目大增,政绩评为上等。然据我所知,河间去岁曾有水患,流民数量不少,此人到任不过半载,岂能如此速效?其中恐有虚报。”

陈暮接过文书细看,又调阅了河间国近年的户籍、田赋记录,发现确如崔琰所言,数据存在矛盾之处。他沉吟道:“崔公所虑极是。或可派员暗访,核实流民安置与垦田实际情况。若属实,自当褒奖;若有虚妄,则需追究,以正视听。”

崔琰颔首:“正当如此。吏治清明,首在考核公允。若纵容虚报,则实干者灰心,钻营者得利,非州郡之福。”他顿了顿,看向陈暮,“明远此前所言‘唯才是举’,司空已有意推行。然具体章程,尚需斟酌。譬如这‘才’,当以何标准衡量?又如何确保选拔过程,不被世家大族所垄断?”

这正是问题的核心。陈暮思索片刻,道:“学生以为,或可设‘实务策问’,针对州郡常遇之刑名、钱谷、工程等具体难题,令候选者书面作答或当面陈述,观其思路与见解。同时,其过往任职之实际政绩,更应为重要依据。至于世家垄断……或可规定各郡荐举名额中,必有一定比例来自寒门或低阶吏员,由州府直接考察。”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