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襄阳共存亡!”文聘、王粲等人被他的决心感染,齐声应诺,原本有些惶惑的人心,在这坚定的意志下,再次凝聚起来。
战争的阴云迅速笼罩了襄阳。数日之后,韩当、周泰的先锋部队便出现在了襄阳城南郊,开始伐木立营,建造攻城器械。汉水之上,江东水军的艨艟斗舰也开始出现在视野尽头,与文聘率领的曹军残存水师爆发了数次小规模接战,文聘依令且战且退,利用对水文的熟悉,不断骚扰,虽未能给予敌军重创,却也有效延缓了其进军步伐。
真正的考验,来自陆路。
周瑜用兵,深得“势”之三味。他并不急于立刻发动全面攻城,而是不断派遣小股部队轮番至城下挑战,箭矢如同飞蝗般射上城头,辱骂叫阵之声不绝于耳,试图激怒守军出战。同时,大量的土工作业在城外展开,江东士卒冒着城头零星的箭矢,开始挖掘壕沟,堆砌土山,意图拉平攻城的高度劣势。
陈暮每日必亲临城头巡视。他身着普通将领的铠甲,与士卒一同承受着箭雨的威胁。他沉默地观察着敌军的动向,判断着他们的主攻方向。对于城下的叫骂,他充耳不闻,严令各部不得擅自出击,违令者斩!
“使君,敌军土山已高过女墙,其上布置了强弓硬弩,对我城头守军压制极大!弟兄们伤亡增加!”一名校尉焦急地汇报。
陈暮眯着眼,看着城外那不断增高的土山,冷静下令:“调集城内所有床弩,集中火力,给我轰击土山根基!另,准备柴草火油,夜间用火箭投射,焚毁其附属工事!”
当夜,襄阳城头突然爆发出震天的呐喊,数十架床弩同时怒吼,粗大的弩箭带着凄厉的破空声,狠狠扎进土山的基座。同时,无数浸满火油的柴捆被抛石机抛出,紧随其后的火箭如同流星火雨,瞬间将土山脚下点燃,照亮了半边天。正在作业的江东士卒猝不及防,死伤惨重,辛苦堆积的土山也塌陷了一角。
小主,
周瑜在中军大营得知消息,抚掌轻叹:“陈明远,沉毅有度,不为所动,善守之将也。”
然而,这仅仅是开始。接下来的日子里,江东军攻势愈发猛烈。巨大的云梯、笨重而坚固的攻城槌,以及高达数丈、几乎与城墙平齐的井阑,被缓缓推向前线。
惨烈的攻城战正式爆发!
如同潮水般的江东甲士,顶着盾牌,冒着城头倾泻而下的箭雨、滚石、热油,悍不畏死地攀附而上。城墙上,每一处垛口都成了生死线。曹军士卒在各级将校的指挥下,用长矛狠戳,用横刀劈砍,将攀登而上的敌军推下云梯。沸腾的金汁(粪便混合毒药熬煮)从城头泼下,中者皮开肉绽,哀嚎着跌落。双方士兵的尸体在城墙下层层堆积,鲜血染红了墙砖,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血腥和焦糊味。
陈暮的身影始终出现在最危险的地段。他并非亲自挥刀砍杀,而是如同定海神针般屹立在那里。他的声音已经嘶哑,但指令依旧清晰。哪里防线告急,他立刻调遣预备队顶上;哪里士气动摇,他便出现在哪里,用沉静的目光和简短有力的命令稳定军心。
“盾牌手,举盾!注意躲避箭矢!”
“弓弩手,不要慌,瞄准了再射!”
“长枪队,刺!把云梯推开!”
“火油!对准井阑发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