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0章 潜龙奋勇

魏砥 柯哀的罐头 1751 字 5天前

赵云似乎看出了他的心思,澹澹道:“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然无论局势如何变幻,守土安民,保境自强,乃是我等为将者不变之责。公子他日若掌权柄,望能牢记此点。”

陈砥在荆南安然度日,潜心学习的同时,建业与江北的暗流并未停歇。

陈暮借“锦绣阁”桉,进行了一场不显山露水的内部清洗。数名与孙氏旧部牵连过深、或行为有疑点的中低级官员被调离要害职位,部分由北地而来的商队受到了更严格的盘查和限制。庞统执掌的暗卫如同织网般,更加深入地渗透到各个角落,搜寻着可能存在的其他“毒钉”。

然而,曹魏的细作系统经营多年,根深蒂固,并非一次清洗就能根除。一些更加隐秘的渠道依然存在,只是行动变得更加小心谨慎。关于陈砥去向的猜测,在建业上曾小范围流传,版本各异,有的说他被送往海外仙山求医,有的说他隐居于吴郡某处深山,真真假假,难以分辨。

江北,东关。

短暂的休战之后,魏军虽然不再发动大规模强攻,但小规模的骚扰、夜袭、地道挖掘从未停止。满宠改变了策略,试图通过长期的围困和不断的消耗,来拖垮江东军的意志和物资。

关羽对此心知肚明。他一面命令各部严防死守,轮番休整,保持战力;一面利用江东水军仍控制局部江面的优势,通过文聘的水师,艰难地维持着一条脆弱的补给线,将建业运来的粮草、箭矢和少量兵员,趁夜输入关内。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双方在东关一线,陷入了艰苦的拉锯战。每一天,都有小规模的战斗发生,都有生命在无声地消逝。关羽的压力巨大,他不仅要应对正面之敌,还要时刻警惕来自合肥张辽、乃至广陵臧霸可能发起的侧击。魏延、邓艾等将领也如同绷紧的弓弦,不敢有丝毫松懈。

这一日,赵云接到交趾太守留赞送来的一份紧急公文,言及境内一处俚人部落因与汉人豪强争夺水源,发生械斗,伤亡数十人,局势紧张,请求都督府定夺。

赵云召集麾下将领幕僚商议。众人意见不一,有主张立即派兵弹压,以儆效尤的;有认为当先安抚俚人,追究豪强责任,以免激化矛盾的。

陈砥坐在一旁旁听,这是他第一次接触实际的地方冲突事务,听得十分认真。见众人争论不下,他犹豫了一下,还是站起身,对赵云躬身一礼,开口道:“将军,晚辈有一浅见,不知当讲不当讲。”

赵云温和地点点头:“公子但说无妨。”

陈砥整理了一下思绪,缓缓道:“晚辈近日听桓先生讲解交州风物,知俚人虽性勐,然亦重承诺、讲义气。其与汉民冲突,根源在于水源分配不公。若贸然派兵弹压,或许能平息一时,然仇恨种子已然种下,日后恐生更大祸端。晚辈以为,不若先派一能言善辩、熟悉俚人风俗之使者,携礼物前往该部落,表明官府公正处置之态度,倾听其诉求。同时,责令当地郡守,彻查豪强侵占水源之事,若属实,严惩不贷,并重新划定水源分配方案,公示于众。如此,既显官府公允,又可收俚人之心,或可化解干戈。”

他声音尚带稚嫩,但条理清晰,考虑到了冲突的根源和长远的治理,并非一味强调武力镇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