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院的月考,其规格和严肃程度,几乎与正式的科举考试看齐。
号舍、密封、誊录、巡场,一应俱全。
所有学子都绷紧了神经,摩拳擦掌,准备在这第一次正式亮相中检验自己的成色,争夺那份荣耀与实实在在的奖励。
压力最大的当属王富贵。
入学考核他排名下游,这次他发了狠心,几乎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
整日里不是捧着经义诵读,就是埋首疾书文章,人都熬得有了些黑眼圈,但令人称奇的是,他竟没瘦下去。
显然是化压力为食欲,将带来的吃食消耗了大半。
王富贵还时常握拳立誓:“此次月考,必较入学前进十名!否则……否则我一个月不吃肉脯!”
陈耀祖也感到了压力, 孙清浩这位出自八大世家之一孙家的才子,家学渊源,底蕴深厚。
除了在算学、律法等“杂学”上陈耀祖偶能凭借前世思维取胜一二,在传统的经义、诗赋方面,孙清浩展现出的深厚功底和斐然文采,常常稳居头名。
陈耀祖明白,欲夺第一,绝非易事。
对方拥有他难以企及的藏书资源高水平启蒙教导,加之本身天赋极高,冷静自律。
但他并未气馁,反而激起了更强的斗志。
他给自己定下目标:“半年之内,必要与对方并驾齐驱;一年之期,定要重回巅峰!”
他将孙清浩视为一座需要翻越的高山,每一次课堂交锋,每一次课后钻研,都成了他积累脚步的过程。
人总归要有一个目标,为了目标而努力的过程他反而十分享受。
鸿儒月考之所以令人如此重视,皆因其竞争激烈,且奖励极为诱人:
一、按成绩分班:月考成绩直接决定下个月在甲、乙、丙等班级的归属,关乎资源和面子。
二、藏书阁权限:前十名者可进入藏书阁第二层阅览整整一月!
其中多有孤本、珍本、大儒注解,对外秘而不宣,是无数学子梦寐以求的宝地。
三、大儒授课:可获得聆听书院山长亲自授课的宝贵机会,往往一语点醒梦中人。
四、银钱奖励:实实在在的鼓励。第一名赏银十两,第二名八两,第三名五两,第四至第十名亦有三两。
这对于并非皆出身富贵的学子而言,是笔不小的资财。不过对于鸿儒书院的学子来说,这笔银子虽然并不多,但这都是荣誉。
五、扬名机会:优秀文章诗赋,经书院“惊才堂”评审后,会遴选佳作刊印成册,分发至大夏各大学府,甚至就连京城也算是小有名气。
一旦入选,声名鹊起,对日后科举仕途大有裨益。
如此重利之下,整个书院都陷入一种紧张的静谧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