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湘水之盟——东吴偷袭荆州的前奏

邓玄之领命后,只身来到零陵城下,向城上士兵呼叫,说自己是郝府君的故友,特来求见。守城士兵飞报郝普,郝普闻报,忙把邓玄之请进城来。

两人相见后,邓玄之便按照吕蒙交待的内容,一五一十地讲给郝普听。郝普闻听大惊,他没想到局势已经如此危急。邓玄之又接着说:

“现在刘备、关羽首尾难顾,根本无力来救你。继续保守孤城,就如同牛蹄坑中的小鱼,企图依赖江汉之水回到大海中,这是根本不可能的。

如今吕蒙的大军士卒精锐,人人都想拼命,城池必被攻破。到时你一人死了既无济于事,还要让百岁老母受到株连,岂不令人痛心?”

郝普越听越害怕,无奈地叹息一声,想到城中百姓和自己的老母,他实在不忍心因为自己的坚持而让他们遭受劫难,只得同意献城投降。郝普请邓玄之先出城报与吕蒙,自己随后出城。

邓玄之回报吕蒙,说郝普愿意投降。吕蒙闻听大喜,重赏了邓玄之,并安排他在帐下歇息。

接着,吕蒙招来四员偏将,命他们各选百人,等郝普一出城,马上入城据守四门。同时,吕蒙命人备好战船停在岸边,只等郝普来降,便顺流北发益阳。

不一会儿,有人来报,郝普出城献降。吕蒙率孙皎、凌统诸将亲自迎出,吕蒙快步上前,抓住郝普的手,热情地请郝普到江边吴军的船上叙话。

上得船来,二人寒暄已毕,吕蒙从怀中取出孙权的信递给郝普,想到自己的计谋得逞,吕蒙忍不住拍手大笑起来。

郝普感到奇怪,接过信仔细一看,这才知道刘备已到公安、关羽已到益阳,自己中了吕蒙的计。他顿时羞愧得无地自容,但此时已无可奈何。

吕蒙随即命孙皎驻守零陵,委以后事。其余各部全部上船,当即出发,随吕蒙驰援益阳。四天后,吕蒙的两万大军从水路昼夜兼程抵达益阳,与鲁肃会师。

这时,潘璋、甘宁各部也都赶到,益阳的吴军达到三万之众,与关羽的三万大军势均力敌,形成对峙之势。

关羽决定先发制人,选出五千精锐士卒,自己亲自率领赶到益阳县资水的上游十余里浅濑处,准备等到夜间偷偷渡过资水,夜袭鲁肃大营。

早有东吴的探马发现了关羽的行踪,报给了鲁肃。鲁肃忙升帐召集吕蒙、甘宁、凌统、潘璋等众将商议对策。大将甘宁自告奋勇道:

“我有兵三百,再给我增兵五百,我前去阻击关羽,保证让他听了我咳嗽声,不敢渡河。若他敢渡河,我必生擒他!”鲁肃觉得增加五百兵太少,便下令选出一千精锐士卒,加上甘宁本部三百人,共一千三百人,令甘宁带了,火速前往阻击关羽。

甘宁率所部急行军赶到关羽要渡水处,天色已黑,甘宁命摆开阵势,严阵以待,与关羽军隔资水对峙。

当夜,关羽指挥军马在浅濑处准备渡过资水,这时探马来报,对岸发现吴军,统兵将领是甘宁。关羽见东吴已有防备,统兵将领又是东吴名将甘宁,便下令停止行动,结柴为营,暂且驻扎下来。从此以后,资水此处的浅濑,便得名关羽濑。

此时,曹操进取汉中的消息传来,刘备担心益州有失,便迅速和孙权修和。双方经过谈判,最终达成协议,以湘水为界,平分荆州。江夏郡、长沙郡、桂阳郡归属孙权;

南郡、零陵郡、武陵郡归属刘备。这就是三国史上着名的湘水划界,又称湘水之盟 。此次划界暂时平息了孙刘两家在荆州问题上的争端,但也为日后双方关系的破裂埋下了隐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