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试图出奇制胜,派士兵分十部在夜间猛攻驻守广石(汉中府西县西)的张合,想拔除这处关外据点,可张合率亲兵奋力抵抗,刘备未能得手。
四、定军山之夜:奇兵突袭,一战定乾坤
阳平关地势险要,双方在此对峙逾年。219年正月,刘备率军避开防守严密的阳平关,南渡汉水,沿南岸山地东进,一举抢占了军事要地定军山。
定军山位于汉水南岸,距汉中郡治南郑仅40公里,是汉中府的西面门户。
山势虽不高峻,却如一把利剑直插汉中腹地,占据此地,便可俯瞰曹军动向,切断其与南郑的联系。
刘备抢占定军山,不仅打开了通往汉中的通道,还对阳平关的曹军构成致命威胁。此前,刘备与曹操交锋,常处下风,“每战辄败”,即便在博望有过小胜,总体也难改颓势。
但此番抢占定军山并扎营,绝对是一步妙棋。山上茂密的松柏利于大军隐蔽,战场形势也随之逆转,刘备军由被动转为以逸待劳,曹军则疲于奔命。
为确保汉中腹地安全,夏侯渊不得不率军出阳平关,在汉水南岸与定军山东侧修筑营垒、围寨,并设置鹿角(一种栅栏式防御工事),防备刘备偷袭。
然而,夏侯渊虽勇猛善战,却缺乏主帅应有的沉稳。曹操曾特意提醒他:
“为将当有怯弱时,不可但恃勇也。将当以勇为本,行之以智计;但知任勇,一匹夫敌耳。”怎料夏侯渊最终还是因“匹夫之勇”丧命。
219年正月的一个夜晚,刘备军夜袭曹营,火烧南围鹿角。夏侯渊命张合守东围,自己镇守南围,形成犄角之势。
当夏侯渊亲自率领数百名士兵巡视,发现鹿角被烧,下令救火修补时,这一幕被定军山上居高临下的刘备看在眼里。
山风猎猎,火光映照着刘备坚毅的面容,他深知——战机已至!
刘备立即命令黄忠出战。当时关羽镇守荆州,张飞、马超未参与此战,黄忠堪称刘备身边的第一武将,远非吴兰、雷铜之流可比。
这位年过六旬的老将,此刻如猛虎出柙,震天的金鼓声中,他率军奋勇杀出,向夏侯渊军发起突袭。
曹军仓促应战,夏侯渊来不及撤退,被黄忠斩杀。
史载黄忠“推锋必进,劝率士卒,金鼓振天,欢声动谷,一战斩渊”,老将军“一日之中,手刃百数”,勇不可当。
曹军大败,夏侯渊之子夏侯荣也在激战中阵亡,年仅十三岁,本可逃脱,却因不忍弃父部属而返身死战,最终殉国。
张合无奈,只能率残兵退守阳平关。
五、余波:汉中易主,格局重塑
曹操得知定军山败报后,不禁感叹:“渊本非能用兵也,军中呼为‘白地将军’。为督帅尚不当亲战,况补鹿角乎!”
他亲率大军从长安驰援,但刘备已据险固守,自信地说:
“曹公虽来,无能为也,我必有汉川矣。”
果然,曹操与刘备相持数月,未能扭转战局,最终于同年五月撤军,刘备遂夺取汉中。
此战不仅让刘备获得了梦寐以求的战略屏障,更极大提升了其集团的政治声望。同年秋,刘备自立为汉中王,正式与曹操、孙权鼎足而立。
而定军山一役,也成为三国时期以少胜多、以奇制正的经典战例,被后世兵家反复研究。
那一夜的火光与呐喊,不仅改写了汉中的归属,更在历史的星河中,为刘备集团注入了前所未有的信心与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