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上布阵的蜀军,毫无遮蔽,看起来兵力明显比正面的强。但关键问题是,山上没水啊!
先切断他们的汲水道路试试?作为对这片战场地形无比熟悉的西北老将,张合立刻就找到了山上蜀军的命门。
顺利切断蜀军的汲水道路后,张合并不急于攻山——仰攻显然会吃亏。
他就是想让山上的蜀军因为缺水饥渴而陷入混乱,迫使正面的蜀军伏兵不得不暴露,主动出击救援山上的友军。
这对魏军是非常有利的。
时间一点点过去,山上的蜀军已经饥渴难忍,渐渐陷入混乱,可正面的蜀军“伏兵”却始终没有出击的迹象。
张合决定不再等了。他利用兵力优势,分兵一部对正面的蜀军进行设防,另以主力向蜀军据守的南山发起总攻。
山上早已渴坏了的蜀军,一触即溃,四散奔逃。但张合不敢把部队散开去抓俘虏,他一直紧盯着正面蜀军的动向——这支看似实力很弱的蜀军“诱饵”,保持着严整的阵型,开始缓缓地沿着道路向后撤退……
张合最终决定放过这支小小的“诱饵”。毕竟他已经取得了辉煌的胜利,而且部队在仰攻过程中体力消耗巨大,已经相当疲劳。要是贸然追击,中了埋伏,前功尽弃,那就太不划算了。
就这样,王平才得以在五万魏军的眼皮底下成功逃脱。
至于从山上溃逃下来的马谡,他知道自己难以向丞相交代,竟然擅自逃亡,躲到了时任丞相长史的老乡向朗那里。
可他不知道,向朗生性狭隘吝啬,《三国志·向朗传》中毫不客气地记载:
“朗素与马谡善,谡逃亡,朗知情不举,(诸葛)亮恨之,免官还成都。”
马谡的这次逃亡,差点坑了全军,还连累向朗被撤职。
街亭战败后,高翔在列柳城的阻击也失去了意义,而且还有被张合切断后路的危险。他只能仓促撤退,让郭淮得以从西上邽南下。
眼看魏军两路援军即将在祁山会师,战场局势由主动转为被动,诸葛亮只能撤围退兵,第一次北伐之战就此结束。
街亭之战虽然让张合的军事声望达到了顶峰,但曹魏对于这位河北降将,终究是信任不足。打了大胜仗,也只是给张合涨了工资,并没有提拔他的职务。
张合一生,也只做到方面军主管作战的部司马令史。不过曹魏在涨薪方面倒是没亏待他,战后立刻给他增封千户,让他成为拥有四千三百户食邑的侯爵,一举超过了曹仁的三千五百户,成了曹魏俸禄最高的武将。
而他的老上司夏侯渊,把命都搭进去了,才只有八百户食邑,其他曹魏名将如张辽、徐晃,也才不到三千户……由此可见曹魏对这场战役的重视程度。
坚守陇西的游楚,被曹魏树立为英雄模范,受封列侯,还得到了曹叡的亲自召见。可这个乡下人不太懂礼仪,当侍从喊“陇西太守前”时,他本应该应答“唯”,结果一紧张,竟然大声答了“诺”,惹得满堂哄笑。
这都是后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