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红旗招展

钢铁盟约在第一时间注意到了中亚的变局。

布鲁塞尔的晨雾还未散去,欧罗巴联合司令部的会议室灯已经亮了整整一夜。

大型显示屏上是红场的卫星照片和撒马尔罕的签署现场,会议没有高声争论,只有不断翻动的数据报告与地图。

总参谋部很快给出了决策。

一份不公开的指令被发往东线各军区,要求提高战备等级,延后所有计划中的部队轮休,同时加速在东欧平原的铁路铺设与弹药储备。

波兰边境的快速反应旅提前进驻防线,波罗的海沿岸的空军基地开始加派巡逻架次,黑海方向的军港启动战备演练,运输机向罗马尼亚、保加利亚运送补给和野战通讯设备。

媒体没有报道,但沿途铁路上的军列数量一天比一天多,高速公路上出现频繁的军车车队,车灯在夜色里连成一条线。

与此同时,巴尔干方向也同步升温。

在雅典,街头警察的装备比前几个月更精良,政府也宣布“为维护民主制度,将加强与欧罗巴防务体系的合作”。

港口出现更多穿着深蓝制服的欧盟宪兵,雅典机场的跑道夜里灯光未熄,来自巴黎和柏林的飞机降落后卸下电子监控系统、电台设备与少量特种部队人员。

港口城市比雷埃夫斯附近的军事码头暂时关闭“民用参观通道”,奥地利制造的远程雷达系统在爱琴海沿岸被紧急加装。

北非同样成为重点。

突尼斯和利比亚的港口里,越来越多涂着欧罗巴浅蓝色徽标的运输舰靠岸。

官方称这是“反走私与海上难民管制行动”,但那些船卸下的不是救援物资,而是雷达天线、车载卫星站、军需燃料,还有包装严密的铁箱,被快速运往军港和旧殖民要塞改造出的指挥所。

海岸线背后,钢铁盟约的军事力量正逐寸推进。

法兰西外籍军团在撒哈拉以北部署营地,意大利和西班牙的军事顾问团进入卡萨布兰卡,接管宪兵训练任务;在突尼斯湾,新的海岸监控站开始昼夜运作,统一使用欧洲制式频道。

当地官员对外仍称这是“港口现代化工程”,但文件内部写得很清楚——这是“地中海稳定项目”的前沿节点,用来建立情报链、通讯链和补给线。

的黎波里旧港的一座仓库被围上铁网,外面贴着“物流与民生项目”的牌子。可夜里灯光一直未熄,进出的都是外籍军官与本地警备部队高层。

这里不再是仓库,而是钢铁盟约协调北非行动的临时指挥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