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工人私下里讽刺的把它称为“第二总督府”。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城市的街道开始出现宵禁。
突尼斯当局颁布“紧急治安令”,允许宪兵无令入户搜查。
新闻台统一播送盟约制作的宣传节目,强调“区域稳定与经济合作”,并警告“任何散布虚假消息者将被追究刑责”。
工会领导人被秘密逮捕,大学生的社团被强制解散。
军车在夜里驶过主干道,广播里传出法语与阿拉伯语混杂的命令。
撒哈拉以北的几个城市陆续设立“安全管控区”,居民进出必须登记身份。
旧城区被拆除部分房屋,用作驻军宿舍与仓储地。工厂的主管由盟约顾问直接任命,工资通过军事账目发放,所有工人都需佩戴识别徽章。
在卡萨布兰卡港,盟约宪兵负责监控出入货运的工人,任何聚集超过五人的谈话都可能被记录。
广场上新竖起的高音喇叭播放“治安告示”,内容包括宵禁时段、新闻审查与劳动纪律。
到年底,整个北非沿岸的主要港口几乎都被钢铁盟约控制。
突尼斯总理在电视讲话中感谢“欧罗巴伙伴的安全支持”,背后的背景板却是被宪兵封锁的街道。
摩洛哥的新警察学院整夜灯火通明,训练口令全为法语。
的黎波里外的临时拘留营扩大了两倍,用铁丝网围起,标识上写着“行政隔离区”。
这些行动在文件中虽被称为“稳定进程”,却只不过是另一种形式的占领。
港口的吊机在夜里继续运转,装载的是物资,还有命令。
北非的天空重新被无人机巡逻的航线划过,沙漠尽头的基地灯光通明,而街头的人们学会了在广播响起前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