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招兵买马

林薇和楚瑶则负责在菜市场周边物色人选。她们发现隔壁摊位的刘淑珍虽然嗓门大,但特别会招呼客人;对面修鞋的王德顺虽然腿脚不便,但眼尖心细,从来不会找错钱。

刘婶,愿不愿意来我们这干?林薇试探着问,给您开四十一个月!

刘淑珍眼睛一亮:成啊!早就不想受那个窝囊气了!

楚瑶还看中了在市场里捡废品的小伙子李小明。虽然穿的破旧,但眼睛里有股机灵劲。

小明,想不想正经过日子?楚瑶问他,来我们这干活,包吃住,一个月三十。

李小明激动得直搓手:真...真的?俺一定好好干!

经过几天的筛选,最终确定了人选:

杂货铺:除了大嫂李红梅和宋卫民外,加了李玉珍和村支书的女儿周晓玲。李玉珍细心,负责理货;周晓玲上过初中,会算账,负责收银。

砖厂小吃摊:加了孙茂才负责力气活,还招了个会做面食的张秀英。

菜市场:刘淑珍负责吆喝招揽客人,李小明负责理货和搬运,还招了个专门负责卫生的王桂兰。

送货:找了个会开拖拉机的退伍兵赵志刚,和宋建国、宋卫东轮班送货。

人员到位后,林薇和楚瑶开始着手培训和管理。她们借鉴现代企业的经验,制定了一套简单有效的制度。

首先是分工明确。林薇做了几个小木牌,写着、、、,每人胸前别一个,各司其职。

其次是服务规范。楚瑶编了首顺口溜教大家: 客人进门笑相迎,主动问好要热情; 称重要足斤两够,找零迅速又准确; 商品摆放要整齐,环境卫生要保持;

最有趣的是激励机制。林薇设置了服务之星流动红旗,每月评选一次,获奖者奖励五块钱。

开始大家还不以为然,特别是刘淑珍,嘀咕着:卖个菜哪来这么多规矩?

但很快她就尝到了甜头。有天她热情地帮一个老太太挑菜,还多送了两根葱。没想到老太太是县里干部的家属,第二天就带了一群人来买菜,指名要找那个爱笑的大婶。

月底评奖时,刘淑珍毫无争议地拿到了流动红旗和五块钱奖金。这下可把她乐坏了,逢人就夸:还是东家办法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