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南风北渐

宋卫东寄回的第一封家书里,除了滚烫的思念,还夹杂着一张小小的、印着繁复花纹的硬纸片——那是一张一百元的汇款单,附言栏里只有简短的四个字:“初见成效。” 这笔钱,与他南下时带走的五千元相比,不算巨款,却像一剂强心针,让原本对他“下海”持观望态度的宋家人精神为之一振。

紧接着,一个大得有些笨重的木条箱,经由颠簸的铁路货运,抵达了宋家屯。箱子上打着陌生的南方商行印记,散发着淡淡的樟木和海风混合的奇特气味。撬开木箱,掀开层层防震的刨花和旧报纸,里面的东西让围观的宋家人,包括见多识广的林薇和楚瑶,都眼前一亮。

那是几十只款式新颖的电子表。 不同于国内常见的笨重黑塑料电子表,这些表带颜色鲜艳(有亮红、天蓝、甚至金属银),表盘数字显示清晰,有些还带着小小的LED灯,一按按钮就能在黑暗中发出幽幽绿光。

还有几十个巴掌大小的太阳能计算器。灰色的面板,轻薄的身形,上面印着看不懂的英文符号,放在窗台下,那小小的液晶屏竟然就能显示出数字,完全不需要电池!(这在当时简直是黑科技)。

此外,还有几把色彩艳丽的折叠伞,几副标着“Made in HK”的时尚蛤蟆镜,以及几盒包装精美的磁带,封面上是穿着喇叭裤、留着长发的港台歌星。

这些来自南方、带着“洋气”和“港味”的商品,仿佛一股清新的风,吹进了宋家屯,也吹进了宋氏惠民超市。

“我的老天爷,这表……咋还会自己亮呢?”赵金凤拿起一只红色电子表,小心翼翼地按了一下按钮,被那突然亮起的绿光吓了一跳,随即又忍不住好奇地仔细端详。

宋老实则对那个太阳能计算器啧啧称奇:“这玩意儿,晒晒太阳就能算数?比咱那老算盘快多了!”

连沉稳的宋建国也拿起一个计算器,笨拙地按着按键,看着屏幕上跳动的数字,眼中满是惊奇。

婷婷和阿遥更是对这些新奇玩意儿爱不释手,围着箱子叽叽喳喳,婷婷想要一只亮闪闪的电子表,阿遥则看中了那个能折叠、印着卡通图案的小伞。

林薇和楚瑶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商机。她们太清楚这些商品对内地消费者,尤其是年轻人的吸引力了。

“卫国,”林薇立刻对负责零售的宋卫国说,“这些东西,不能像普通商品那样摆卖。得弄个专门的柜台,搞个‘南方精品区’或者‘特区新品展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