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维权之路

然而,新的挑战接踵而至。

首先是与仿冒商有业务往来的原材料供应商开始施压。一家布料厂老板找到楚瑶:楚总,你们这样搞,我们也很为难。那些仿冒商也是我们的客户...

其次是来自同行的压力。在省服装协会的会议上,几个小品牌老板委婉地表示:楚总维权是好事,但也要考虑小企业的生存...

最让楚瑶意外的是,胜诉后的销量出现了短暂下滑。市场调研显示,部分价格敏感的顾客转向了其他品牌。

这些顾客本来就不是我们的目标客户,销售经理试图安慰楚瑶,流失了也不可惜。

但楚瑶不这么认为:这说明我们的市场教育工作还不到位。

**行业引领

楚瑶决定把维权经验分享给更多企业。她主动联系省知识产权局,提议组建品牌保护联盟。

首次联盟会议在宋氏集团会议室举行。让楚瑶感动的是,来了二十多家企业的代表,其中不少是曾经对她行为不理解的同行。

我们都被仿冒问题困扰,但都敢怒不敢言,一个食品企业老板说,楚总带了个好头。

联盟成立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建立共享的侵权企业黑名单,并聘请共同的律师团队,降低维权成本。

同时,楚瑶开始在行业协会中推动建立原创设计认证体系,为会员企业的原创设计提供快速登记和认证服务。

**深远影响

年底,维权案入选省高院发布的知识产权保护十大典型案例。判决书中的一段话被多家媒体引用:保护知识产权不仅关乎个体企业的利益,更关乎创新环境和市场秩序的维护。

此时的楚瑶,已经不再是那个只为自家品牌忧心的企业主。她开始受邀参加各种知识产权保护研讨会,甚至为相关立法提供建议。

在一次省政协的座谈会上,楚瑶发言说:我们要让创新者得到尊重,让侵权者付出代价。这才是健康的市场环境。

**回归初心

维权之路走了一年多,楚瑶却始终没有忘记初心。

在的新品发布会上,她特意展示了最新的防伪技术——每件衣服都带有独一无二的数字身份证,顾客可以通过手机扫码验证真伪。

我们投入这么多精力维权,最终目的还是为了对得起每一位选择的顾客。楚瑶在发布会上动情地说。

发布会结束后,楚瑶接到一个意外的电话。是当初在法庭上作证的那个女孩,她现在成了的忠实顾客,还考取了法律资格证。

楚总,是您让我明白了维权的重要性。女孩在电话里说,我现在在一家律所实习,专门做知识产权保护。谢谢您改变了我的命运。

挂断电话,楚瑶站在办公室窗前,望着楼下车水马龙。她知道,维权之路还很长,仿冒与侵权的现象不可能完全杜绝。但只要坚持走下去,就一定能推动改变的发生。

夜色渐深,楚瑶打开电脑,开始准备下周在全国知识产权保护论坛上的发言稿。标题她已经想好了:《较真——企业家的责任与担当》。

在这个模仿成风的时代,总要有人第一个站出来说。而楚瑶愿意做那个较真的人,为了,也为了整个行业的明天。

较真不是固执,而是坚守。在这个意义上,每一个敢于维权的企业家,都是在为中国的创新环境添砖加瓦。这条路很难,但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