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的晨光洒在宋家屯的土路上,扬起细细的灰尘。两辆轿车停在村口,林薇和楚瑶带着孩子们下了车,踏上这条他们曾经走过无数次的乡间小路。
“妈,我们来这破地方干什么?”宋知遥皱着眉头,小心避开地上的鸡粪。
楚瑶没有回答,只是指着不远处一栋低矮的土房:“看,那就是我和你林薇阿姨刚来宋家屯时住的地方。”
土房里的记忆
土房显然很久没人住了,门板上挂着锈迹斑斑的锁。林薇从口袋里掏出一把旧钥匙,轻轻一拧,锁竟然开了。
“这锁还能用?”楚瑶惊讶地问。
“我经常来。”林薇轻声说,推开了吱呀作响的木门。
屋内昏暗,只有一扇小窗户透进光来。炕上的席子已经发黄,灶台积着灰,但一切还保持着原样。
“这就是我们最初的家。”林薇抚摸着炕沿,“当时这屋里连电灯都没有,晚上点煤油灯。下雨天屋顶漏雨,要用盆接。”
宋佳好奇地问:“大伯母,你们为什么不住好一点的房子?”
楚瑶笑了:“那时候哪有钱啊?我们所有的积蓄,加起来只够租下这间土房,剩下的钱要留着做生意。”
她打开一个旧木箱,取出几件发黄的衣服:“看,这就是我们当时的‘工作服’。一件衣服穿三年,补丁叠补丁。”
孩子们围过来,摸着粗糙的布料,难以置信。
茶叶蛋的起点
林薇带着大家来到村口一棵大槐树下:“这里,就是我们摆茶叶蛋摊的地方。”
她从包里取出一个木牌子,上面用毛笔写着“茶叶蛋”三个字,字迹已经斑驳。
“就这个?”宋浩轩不敢相信,“靠卖茶叶蛋能起家?”
“对,就这个。”楚瑶在树下的石头上坐下,“每天凌晨三点起床,生火煮蛋,六点出摊。一个茶叶蛋挣五分钱,一天卖两百个就是十块钱。这十块钱,要养活一大家人,还要攒下来做本钱。”
林薇接着说:“记得有一次下大雨,摊子被掀翻了,茶叶蛋滚了一地。我们一个个捡起来,洗洗干净继续卖。那天,你奶奶哭着说别干了,太苦。但我们还是坚持下来了。”
孩子们沉默地听着,想象着当年的场景。
第一桶金
中午,大家在老宅的院子里吃饭。赵金凤特意用旧灶台做了当年的家常菜——玉米面窝头、咸菜疙瘩、棒子面粥。
宋知遥咬了一口窝头,粗糙的口感让他直皱眉。
“吃不惯?”林薇看着他,“我们当时能吃上这个就不错了。记得攒够第一笔大钱的时候,我们买了半斤猪肉包饺子,那顿饺子,是全家人吃过最香的一顿饭。”
“第一笔大钱是多少?”宋佳问。
“五百块。”楚瑶说,“攒了整整一年。是用卖茶叶蛋、帮人缝补衣服、农忙时下地干活,一分一分攒出来的。”
她取出一个铁盒子,里面整整齐齐放着一些旧票据和一个小本子:“看,这是当时的账本。每一笔收入支出都记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