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寒风开始呼啸时,婷婷那份厚厚的调研报告正静静地躺在宋氏集团总部的会议桌上。林薇和楚瑶相对而坐,面前摊开的报告已经被翻得起了毛边,上面密密麻麻地做着批注。
“‘超级市场’...‘仓储式会员店’...”楚瑶轻声念着这些陌生的词汇,指尖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婷婷在报告里说,这些都是国外已经成熟的零售业态,未来可能会在中国兴起。”
林薇的目光停留在报告中的一张手绘示意图上——那是一个巨大的仓库式卖场,层高惊人,货架直达天花板,顾客推着大型购物车在其中穿行。这种购物场景,与宋氏目前精致温馨的超市形成了鲜明对比。
“我们得亲眼去看看。”林薇突然说。
北上的决定
这个决定在家庭会议上引起了不小的争议。
“去北京?就为了看几家商店?”宋卫国难以理解,“咱们在宋市做得好好的,何必跑那么远?”
李大明更是不以为然:“超市就是超市,还能变出花来?”
但杨帆坚定地支持这个想法:“零售业正在发生革命性变化。如果我们不主动了解,很快就会被淘汰。”
最让人意外的是宋老实的态度。老人听完婷婷报告的主要内容后,缓缓说道:“活到老,学到老。咱们不能总是守着老一套。”
最终,林薇、楚瑶和杨帆组成了考察小组,决定立即北上。
初识新业态
北京的第一站,是婷婷在报告中重点提到的一家外资超市。
刚走进卖场,三人就被眼前的景象震撼了。两倍于常规超市的层高,宽阔到可以并排通过三辆购物车的通道,整齐堆叠的整箱商品...
“这已经不是超市了,”楚瑶轻声说,“这简直是个仓库。”
杨帆立即开始记录观察到的细节:“看,他们用的是工业货架,节省空间;商品按整箱销售,降低补货频率;收银台数量是我们的三倍...”
林薇则注意到一个特别的现象:“你们看,很多顾客都是开车来的,一次购买的量足够用半个月。”
在卖场里,他们遇到了令他们更加惊讶的一幕——很多商品的价格确实比宋氏低,但顾客需要先支付会员费才能入场购物。
“这是什么道理?”楚瑶不解,“先收钱才能买东西?”
会员制的启示
为了深入了解,杨帆当场办理了会员卡。在办理过程中,工作人员详细解释了会员权益:除了购物优惠,还包括免费轮胎充气、眼镜清洗、药品优惠等增值服务。
“我明白了,”杨帆恍然大悟,“他们不是靠商品赚钱,而是靠会员费。这样就能以成本价销售商品,形成价格优势。”
这个发现让三人都感到震惊。这种商业模式完全颠覆了他们对零售业的认知。
当天晚上,在宾馆的房间里,三人进行了激烈的讨论。
“我们能不能也做会员制?”楚瑶问。
“难度很大,”杨帆分析,“需要足够的规模和供应链优势。”
“但这是个方向,”林薇沉思着,“也许我们可以先从某个品类试点。”
更深层的思考
接下来的几天,考察小组走访了多家不同类型的零售企业。每考察一家,他们对未来发展的思路就清晰一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