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固本培元:强国之道

沈惊鸿的手指最后点在帝国的交通网络上:陛下,如今我大明道路,官道失修,驿传废弛。货物难通,政令难达。此乃帝国血脉不畅之症。

他展开第三份方案:

臣建议实施通衢计划:

首先,整修九条主干道。以京师为中心,辐射九边。路面采用碎石夯实,宽需三丈,可容四车并行。

其次,改革驿传。每三十里设驿站,不仅传递文书,更要成为商旅歇脚、货物中转之所。

最后,疏通商路。降低关税,统一度量,严厉打击路霸匪患,使货畅其流,物尽其用

朱由校若有所思:此策甚好,然工程浩大,非数年之功可成。

陛下圣明。沈惊鸿道,故臣建议分步实施。先修通京畿至九边要道,确保军令畅通。再修东南财赋之地至京师之路,使漕粮、税银可快速运达。最后修通各省要道,形成网络。

四、 强国之基:教育为本,人才为要

说完三大根基之策,沈惊鸿话锋一转:然而,陛下,所有这些举措,都需要人才来执行。我大明如今最缺的,不是银子,不是土地,而是懂得新学、勇于任事的人才。

他提出了一项更为深远的改革:

臣建议改革科举,在进士科之外,增设实学科。考算术、格物、农学、水利等实用之学。中试者与进士同等待遇,分派各衙门任职。

同时,在各省设立实学书院,聘请格物院学有所成者任教。还要选派优秀学子出海游学,学习泰西各国之长技。

朱由校听到这里,缓缓站起身,在暖阁内踱步。窗外,夕阳的余晖洒进室内,将他的身影拉得很长。

惊鸿啊惊鸿,皇帝长叹一声,你这番谋划,是要为我大明再造乾坤啊!

他忽然转身,目光如炬:但这些举措,必将触动太多人的利益。整修水利,要动地方豪强的田地;改革科举,要得罪天下读书人;修路架桥,更要动用大量银钱。朝中那些清流,怕是要骂朕与你与民争利动摇国本

小主,

沈惊鸿深深一揖:陛下,非常之时,当行非常之事。若因畏惧人言而踟蹰不前,我大明将错失这千载难逢的振兴之机。臣愿为陛下,为这天下苍生,担此骂名!

朱由校重重拍案,朕就与你,为这大明江山,搏一个朗朗乾坤!

他走到御案前,提起朱笔:

朕即下旨:

一、设劝农司,由你兼任总管,推广新式农具、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