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自家准备,邻里之间的互赠也增添了年味。
傻柱从食堂弄回来些处理价的肉皮,熬了一大锅肉皮冻,给院里关系好的几家都送了一碗,贾家自然也得了一份。
一大妈做了些拿手的芥菜疙瘩丝,爽口解腻,也给贾家端来一小盆。
宁婉(贾张氏)则把自家炸的素丸子和排叉,给前后院关系近的几家都送了些尝尝。
孩子们兴奋得不行。
棒梗和小当穿着奶奶和妈妈赶做出来的新棉袄(虽然布料普通,但好歹是新的),在院子里疯跑,放着零星几个舍不得一下子放完的小鞭炮,嘴里含着难得的水果硬糖,小脸冻得通红,却满是藏不住的笑意。
贾东旭买了红纸和笔墨,他的字在图书馆练得还算端正,负责给自家和院里几户不会写的人家写春联、福字。
“万象更新”、“春满乾坤”,美好的祝愿落在红纸上,贴在门上、窗上,顿时给清冷的院子增添了无限的暖意和生机。
大年三十终于到了。
下午开始,各家的饭菜香味就争先恐后地飘散出来。
贾家的八仙桌上,也摆开了阵势:红烧带鱼、卤味拼盘、白菜猪肉炖粉条、肉皮冻、炒素菜,中间还摆着一盆象征“年年有余”的炖鱼,虽然比不上富贵人家,但在普通百姓家里,已是相当体面的年夜饭了。
夜幕降临,鞭炮声此起彼伏地响了起来。
贾家屋里,灯开得亮堂堂的,一家人围坐在一起,贾东旭甚至还给老贾的牌位前也摆上了一副碗筷,倒了杯酒。
“来,咱们也碰一个!”宁婉(贾张氏)端起装着糖水的碗,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祝咱们家,新的一年,平平安安,顺顺利利!”
“祝奶奶(妈)身体健康!”
“祝爸妈工作顺利!”
“祝哥哥姐姐学习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