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开放日那天,酿酒坊的门楣挂着新扎的艾草。
雁子穿着蓝布衫,带着二十几个居民站在封坛前。
七只新陶坛排得整整齐齐,坛身的云纹在阳光下若隐若现。
小陶操作着笔记本电脑,投影在墙上的菌群影像让老人们发出惊叹——正常发酵的菌群像星河,缓慢而有序;预熟酒的菌群则如乱流,横冲直撞。
您看,小陶指着屏幕,慢的,才是活的。
未完成,不必完......
盲杖轻敲地面的声音从门口传来。
阿弦穿着月白旗袍,发间别着玉兰花,指尖抚过琴弦:我新谱的曲子,断弦处......她顿了顿,琴弦突然流出清亮的和音,长出了新的音。
雁子笑了,眼角的泪在阳光里闪。
她转头时,瞥见老酒馆的方向,玻璃窗内有个熟悉的身影——李咖啡正举着向客人解说,暖黄的灯光落在他发梢,像撒了把桂花。
她没过去,只是站在原地,任风掀起衣角。
包里的手机震动,小陶的消息跳出来:检测到您上周遗忘的三段记忆,正在缓慢恢复——包括您妈教您唱的第一首儿歌《月光光》。
月光升上古城墙时,雁子沿着城墙根往家走。
青砖被夜露浸得发亮,像一坛终于等到时辰的桂花酒,无声开坛。
她摸出手机拍了张照片,刚要发朋友圈,社区群的消息弹出来:小星说今晚议事厅有惊喜,记得来!
她拐进朱雀巷,远远看见社区议事厅的窗户透出暖光。
透过玻璃,小星的身影在投影布前晃动,手里举着张手绘草图——只是个模糊的轮廓,像朵正在绽放的花。
风送来老酒馆的琴声,是《此刻》的旋律。
雁子加快脚步,鞋跟叩着青石板,发出清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