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1章 兑庭未灭,光声将启

夜风拂过金陵梧桐,枝叶簌簌作响,仿佛在传递着某种无声的讯息。

伪新闻署的密令如同黑夜中的蝙蝠,悄无声息地飞入城内各大报社主编的案头,命令他们明日用头版头条,刊登一则由伪政府精心炮制的重磅新闻。

翌日清晨,金陵城从沉睡中苏醒,街头巷尾的报童挥舞着散发油墨香的报纸,声嘶力竭地叫卖着:“号外!号外!政府将办国民医魂盛典,表彰国医栋梁!”

无数双眼睛被那醒目的大标题所吸引。

公告上赫然宣称,为弘扬传统医学,将于明春举行“首届国民医魂盛典”,隆重表彰三位在“医疗新政”中做出杰出贡献的医者楷模。

这三人的名头一个比一个响亮:一位是失踪多年、被誉为“南派圣手”的国医大师;一位是在战地救死扶伤、事迹感人的神秘女医;而最令人瞩目的,是第三个名字——药王宗新一代掌门,白桃。

消息如同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千层浪。

白桃的名字,在金陵城中早已是传奇,此刻被伪政府高高捧起,瞬间成为全城议论的焦点。

白公馆内,白桃将报纸轻轻放在桌上,指尖划过自己被铅字印出的名字,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弧度。

“他们要给我一顶假帽子,让我替他们戴罪立功。”她声音清冽,带着一丝洞穿一切的锐利,“这是‘丙八计划’的最后一搏。既然篡改典籍不成,就转而收编活着的传承符号,通过一场盛大的社会性承认,将他们编造的伪传承彻底合法化。”

壁炉里的火光映在她沉静的脸上,跳跃不定。

陆九坐在一旁,正用小刀细致地修剪着指甲,闻言,他头也不抬地说道:“最毒的谎言,是九分真一分假。国医大师和战地女医,都是民间有口皆碑的人物,虽然早已下落不明,但名声尚在。把你和他们捆绑在一起,就是想用他们的‘真’,来掩盖你的‘假’。”

刚刚从苏北秘密潜回金陵的周砚,脸色略显苍白,但眼神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坚定。

他翻阅着堆积如山的资料,沉声道:“师姐,陆先生,我查过‘影桥残档’,敌人的文化渗透计划中,有一个最终阶段被称为‘归名协议’。核心就是通过官方授勋,强行定义传承者的身份,一旦我们出面否认,他们会立刻将我们打为‘背弃传统’的叛徒;如果我们接受,就等于承认了他们伪政权的合法性。这是一个阳谋。”

白桃缓缓点头,目光投向窗外灰蒙蒙的天空。

“所以,我们既不否认,也不回应。”她一字一句地说道,“我要让‘白桃’这个名字,彻底悬空。让他们搭好的戏台,找不到主角。”

陆九停下手中的动作,抬起眼,与白桃对视一眼,两人瞬间心领神会。

他笑了笑:“好啊,他们要找演员,我就给他们送去。只不过,是演技拙劣的演员。”一个名为“双影登场”的计策在他心中迅速成型。

计划缜密而大胆。

三日后,在金陵最负盛名的茶楼“闻香阁”,一位自称刚刚归隐复出的“南派圣手”举办了一场义诊。

老人仙风道骨,谈吐不凡,引来无数市民求医问药。

然而,几位懂行的老中医却在人群中窃窃私语。

只见那“大师”为一位病人诊脉时,竟堂而皇之地用左手去压病人的右寸口。

这违背“男左女右,气血异路”诊法常识的荒唐一幕,让明眼人当场变了脸色。

风波未平,又过两日,一家外国教会医院突然召开记者会,一位蒙着面纱的“战地女医”声泪俱下地讲述着自己在前线炮火中抢救伤员的经历。

她的故事催人泪下,但一位细心的记者却在提问环节敏锐地指出,她口中反复提及的一种特效抗生素,根据西方的医学期刊记录,直到1944年才被成功研发出来,她是如何在两年前的战场上使用的?

“女医”顿时语塞,场面一度陷入尴尬。

这两个由陆九易容扮演的“楷模”,刻意露出的破绽,经由周砚早已安插好的眼线在茶馆、街巷、报社悄然散布,迅速发酵成席卷全城的舆论风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