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号院出名

陈婆婆何等精明,立刻听出了弦外之音:“你是想让我……帮你‘澄清’,顺便也‘说道说道’那些嚼舌根的?”

“您老最公正,肯定知道该怎么说。”刘光鸿适时递上话。

“比如许大茂,被娄家退婚后怀恨在心,到处造谣;还有三大爷阎埠贵,为了占小便宜,整天算计街坊,连路过粪车不放过;还有马老婆子家叔叔娶嫂子,陈大娘家大娃是前头生的等等。”

至于那些跟着起哄的,全部都别想逃过去。

他没明说让陈婆婆编造谣言,只是点出了这些人的“污点”——许大茂的报复心,阎埠贵的吝啬,还有那些闲汉家里的鸡毛蒜皮,这些本就是街坊里公开的秘密,稍加“润色”,就能变成杀伤力巨大的流言。

陈婆婆拿起一块槽子糕,掰了一小块放进嘴里,慢慢嚼着:“你这孩子,年纪轻轻,心思倒重。行吧,看在你妈平时对我不错的份上,这事我帮了。但丑话说在前头,我只说我知道的,不乱编。”

“您老办事,我放心。”刘光鸿知道,这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以陈婆婆的本事,“只说知道的”就足够让那些人焦头烂额了。

离开陈家时,刘光鸿心里松了口气,但也沉甸甸的。他不想用这种手段,可现实逼得他别无选择。这年头,名声就是脸面,被人踩在脚下搓揉,就别想抬头做人。

陈婆婆的效率比想象中还高。当天下午,胡同里的风向就开始变了。

先是有人说:“许大茂被退婚,不是因为打架,是因为他跟一个寡妇勾勾搭搭,被娄家发现了!”这话绘声绘色,连寡妇住在哪条胡同都编得有鼻子有眼。

接着,关于阎埠贵的流言也冒了出来:“三大爷为了省粮票,把家里的鱼偷偷卖给饭馆了!连粪车路过都要尝一尝!”

这话戳中了阎埠贵的痛处——他确实因为粮票紧张,跟饭馆的人打听过高价收大鱼的事,虽然没钓上好货,只是卖给回收站一些小鱼,但被这么一说,跳进黄河也洗不清。

那些跟着起哄的闲汉也没能幸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