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准备第六份工作

王书记装作不认识,附近渔民喊他回头,装听不见。

他当然认得那干部,是以前汽车厂的技术员,现在跳槽去了第二汽车厂,据说还升了科长,故意过来嘲讽他。

“知道了。”他捡起铁锹,转身往土坯房走,背影佝偻得像株被霜打了的芦苇。

那位曾经被打压过的干部看着他的背影,摇了摇头,连点斗志都没,废人一个,回去报告刘厂长。

此时的第二汽车厂,刘光鸿正站在新车“红星”的旁边,接受记者的采访。

“刘厂长,‘红星’的设计理念是什么?”记者举着相机,闪光灯不停闪烁。

刘光鸿抚摸着车标,笑容沉稳:“为老百姓造买得起、开得久的车。‘红星’定价八千块,比进口车便宜一半,零件国产化率90%,维修方便。”

人群里爆发出掌声。刘大虎站在不远处,指挥着工人给新车系红绸,脸上的笑容比谁都灿烂。刘大财则在旁边给外国客商讲解发动机参数,一口流利的俄语引得对方频频点头。

他没辜负刘光鸿的期望,不仅技术精进,还自学了外语,成了厂里的技术骨干。

刘光鸿望着生产线尽头的“奔马”“红龙”“红星”,忽然想起藤老总说的话:“真正的胜利不是打败对手,是造出自己的东西。”

他知道,第一汽车厂的败落不是终点,第二汽车厂的崛起也只是开始。

第二汽车厂的财务室里,算盘珠子噼里啪啦响得像爆豆,财务在算工资。

会计老李推了推老花镜,把工资条往刘光鸿面前一递,语气里带着咋舌的惊叹。

“刘厂长,这个月绩效加上奖金,您到手四百八十七块六毛!这数儿,够普通工人挣小半年了。”

刘光鸿捏着那张薄薄的纸片,指尖划过“奖金320元”的字样,眉头微挑。

自从“奔马”轿车量产,厂里的利润像坐了火箭似的往上蹿,他的工资也跟着水涨船高。不过钱多起来也是麻烦,毕竟他其他地方的兼职还时不时给他发工资,虽然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