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准备第六份工作

“花不完,根本花不完!”刘光鸿念叨着。

如今车间的流水线走上正轨,技术难题被攻克,他这个主要设计师加厂长倒成了“闲人”,因为手底下的副厂长太努力。

“李会计,给我留200,把其他钱捐到厂里的研发基金和困难家庭补助金里去。”他把工资条退回去,起身时带起一阵风。

老李愣了愣:“三百多块您都捐了,家里人不念叨?”

“家里,我全家都是工人,不缺钱,老婆都还没有。”刘光鸿笑了,指了指努力工作的工人们。

“这厂子不也是我家,工人同志也是家人。”

厂长办公室里,三个穿着笔挺中山装的副厂长正围着图纸打转。

高个子的张副厂长是从工业部下来的,手指在“红龙”越野车的参数上敲个不停:“刘厂长下命令,这批军订单要赶在汛期前交货,我已经联系了第一钢铁厂,特供的钢材后天就能到!”

戴眼镜的王副厂长以前是铁道部后勤主任,他推推镜框,慢悠悠地补充:“我跟铁路局打好了招呼,运输车厢优先调配咱们的零件。车站那边会一路绿灯。”

矮胖的赵副厂长则捧着个为人民服务的茶杯,他以前是市里百货大楼经理,笑得像尊弥勒佛:“食堂晚上加菜,就说是厂里特批的,账都记在福利经费里,没占研发的钱。”

刘光鸿倚在门框上听着,这三位虽然都是来“镀金”的,张副厂长想混个“基层经验”回机关升职,王副厂长盼着履历上多笔“参与重点项目”的记录,赵副厂长则是想靠着汽车厂的名气,将来调去外贸局。

他们虽然对技术一窍不通,却把各个部门“搞关系”“跑资源”玩得溜转,而且分管部门非常尽职尽力,省他不少心,去干技术。

门外的刘光鸿进来。

“下一批钢材要盯紧质量,别让人以次充好。”刘光鸿打断他们的话,语气平淡,“运输方案给我份准备备用路线,如今南方汛期山路滑,得留条后路。”

三人立刻挺直腰板,异口同声地应道:“您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