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天干阴阳生死

有人问:十天干有阴阳、刚柔、生死的区别,这种说法对吗?回答说:十天干分为五个阳干和五个阴干,阳干代表刚,阴干代表柔。《易经》里讲“区分阴阳,交替运用柔刚”,说的就是这个意思。至于生死的区别,就如同母亲生了孩子,孩子长大成人后母亲就衰老去世,这是自然的道理。有赋文说“阳生阴死,阳死阴生,循环往复,逆顺变化,由此显现”,正是如此。

甲木

甲木是十天干的首位,主宰四季,孕育万物。在天上象征雷和龙,在地上代表房梁和支柱,属于阳木。它的禄位在寅,寅是处于离卦之上的木,其根已断,枝桠也已断绝,被称作“死木”。死木属于刚硬的木材,必须依靠斧头等工具砍削才能制成器物。甲木长生于亥,亥是河潭池沼的水,叫做“死水”。所以死木放置在死水中,即便浸泡多年,也不会腐朽损坏,就好比椿树这样的木材,放在水中就能坚固。倘若离开水到岸上,又遇到癸水,癸水是活水,也就是天地间的雨露,经过日晒雨淋,干湿不能协调,就会变得干枯朽坏,进而能生火,火势旺盛时,甲木必然会被焚烧,所以有灰飞烟灭的忧患。况且午属离火,火依赖木来生,木是火的母体,火是木的子体,子旺母衰,哪有不终结的道理呢?所以甲木死于午。经书上说“木不南奔”,讲的就是这个情况。又说:甲木是阳刚且质地蠢笨的木材,原本没有根、叶、枝等形态,要是想成为有用的器物,必须借助金;要想严密收藏而不损坏,就得依赖水火。刚开始配合得宜,就能呈现文明的气象。要是火太多,又处在南方,就会化成灰炭,反而造成危害了。甲木并不因处在春秋季节就有荣枯的差别,接触不同事物会产生变化,也没有固定的形态。必须看火、金、水的情况如何,还要看化合的状况,不能只执着于一种说法来论断。

乙木

乙木在甲木之后,能孕育万物,生生不息。在天上象征风,在地上代表树木,属于阴木。它的禄位在卯,卯代表树木,树根深扎,枝叶繁茂,被称作“活木”。活木属于柔软的木材,惧怕阳金砍伐而造成祸患,害怕秋天到来树木凋零。它适宜有湿润的土壤来培育根基,需要活水来滋润枝叶。活水就是癸水,也就是天上的雨露、地下的泉源。湿润的土壤是己土,就像经过耕种的土地,能成就庄稼丰收的功效。己土的禄位在午,午是六阳之气消尽,一阴之气开始滋生的地方,所以稻花在午时开放,乙木在午地生长。十月建亥,亥是纯阴之气当令的时候,壬水的禄位到亥且当权,死水泛滥,土壤变得浅薄,树根空虚,失去了培育的条件,所以乙木死于亥。经书上说“水泛木浮”,说的就是这个情况。又说:乙木是枝叶繁茂的木材,非常喜欢温暖的阳光,受到阳光照耀就能繁荣生长,不适合阴冷的环境,环境凄惨严苛就会损耗枯萎。水太多会使它的根基倾颓,金气旺盛就会损害它的生机。如果自身衰弱且火又多,又行走到南方,灾祸就会更加严重。因为活木是连着根的,和栋梁之材不能相比呀。

丙火

丙火附丽在天空的中央,能普照天下四方。在天上象征太阳和闪电,在地上代表火炉和冶炼场所,被称作“阳火”。它的禄位在巳,巳是炉冶的火,被称作“死火”。死火属于刚硬的火,喜欢死木来引发它的火焰,厌恶金和土掩盖熄灭它的火光。死木就是甲木,甲木的禄位在寅,寅是阳木所处的方位,木旺盛就能生火,火隐藏在木石之间,若不被人取用,就不能生发出来。所以五阳干都是出于自然而属于先天的,五阴干都和人事相关属于后天的。丙火生于寅,这个道理很明显。就像太阳的火,从东方升起,到西方落下。而且酉属兑卦,兑代表泽,巳中的土能生金,金气旺盛,会掩盖熄灭丙火的光亮,使其不能彰显光辉,怎能没有晦暗的时候呢?所以丙火生于寅而死于酉。经书上说“火无西向”,讲的就是这个意思。又说:丙火有太阳的气象,上下都散发光辉,无所不照。然而如果不以漂浮在水上的木作为母体,就不能生出有火焰的火;不以湿润的水和土作为子体,阳火就不会产生。即便遇到江湖中的死水,只要不相合也不相冲,那么波涛就不会冲击它,又怎么会对火造成克制的危害呢?它所忌讳的是繁茂的木,那种木饱含水分不能生火,反而能遮蔽火的光亮,就如同五星、太阳,把木气当作灾患的道理一样。

丁火

丁火在丙火之后,是万物的精华,有文明的征象。在天上象征众多星辰,在地上代表灯火,被称作“阴火”。它的禄位在午,午是六阴的首位,里面有乙木,能生丁火。乙是活木,丁是活火,活火属于柔软的火。丁火喜欢依靠乙木来生,这是阴生阴的情况,就如同世人用菜油、麻油作为灯烛的道理一样,油就是乙木的油脂啊。到了酉时,四阴当令掌权,灯火就能辉煌,星辰就能灿烂,所以丁火生于酉。到了寅地,三阳之气聚合,阳火生发,阴火消退,如同太阳从东方升起,星辰隐去光芒,灯虽然还有火焰,但也显不出光亮了。所以丁火生于酉而死于寅。经书上说“火明则灭”,讲的就是这个情况。又说:丁火阴柔,需要得时遇局,才能光辉灿烂。即使是质地顽钝的金,也能被它煅炼。要是失去时机、不合格局,就会韬光养晦,连烟雾都不会留存。即使是很微小的金,也不能克制它。然而如果木干燥,即便数量少也足以引发火的生机;木潮湿,即便数量多也难以让火明亮。要看其中的强弱情况,不能拘泥于一种片面的看法。

小主,

戊土

戊土在天地混沌未分的时候,秉持着混沌一体、守持中道的状态。天地分开后,承载万物。它聚集在中央,散布在四方。在天上象征雾,在地上代表山,被称作“阳土”。它的禄位在巳,巳是炉冶的火,能将戊土锻炼成器物,敲击起来有声响,它的性质刚猛,难以触犯。喜欢阳火相生,畏惧阴金盗走它的元气。阳火就是丙火,丙火生于寅,寅属艮卦,艮代表山,山就是刚硬的土,也就是戊土,戊土依赖丙火而生。到了酉地,酉属兑金,会耗损盗走戊土的元气,这是金气旺盛、土气虚弱,母衰子旺的情况,而且金撞击石头会使其破碎,怎能延长寿命呢?所以戊土生于寅而死于酉。经书上说“土虚则崩”,讲的就是这个情况。又说:戊土深厚,它的形态就像城墙,要生在季月(每季的最后一个月),更要求地支有根基,才能像大河大海一样稳固而不泄漏。如果上下有相合的情况,那么它的形态就会坚固,没有疏漏的忧患。自身遇到水木,虚弱的话就会有倾颓崩塌的危险。如果土失去时令,特别忌讳金多而泄漏元气。就像城墙建成后,不能用木去疏通。喜欢行走到东南方位,如果原本就旺盛且有印绶(生助),再走到这个地方,火就会化生自身,反而会造成太过而产生灾祸了。

己土

己土在戊土之后,是上天的元气,大地的真土。清气上升,调和天地,浊气下降,孕育万物,被称作阴土。天地人三才,都不能缺少这种土,就如同乾坤之间的媒人一样,阴阳如果缺少它,怎能相互配合呢?所以它在四行之中无处不在,在四季里寄旺于各处,是真正的土。喜欢丁火来生,畏惧阳火使其燥热。它的禄位在午,午中有丁火能生己土,但会被乙木盗走它的培育之气。到了酉地,依靠丁火而生,丁火既然能生,己土也就能够生长了。到寅地当令行事的时候,木火掌权,会锻炼己土,使其变成磁石一样,反而失去了中和的气质,哪有不受到损伤的道理呢?所以己土生于酉而死于寅。经书上说“火燥土裂”,讲的就是这个情况。又说:己土宽广深厚,它的形态就像田地。不在于多合或者得到生扶,只喜欢遇到刑冲而变得有用。它本是孕育万物的实体,如果失去时令变得浅薄,又赶上天时不利,不但难以施展滋养万物的力量,也不能掩埋刀剑等金属。倘若再走到金水旺盛的地方,自身就会更加虚弱,尤其不利。如果遇到火土相生,那么庄稼就会有生生不息的美妙景象了。

庚金

庚金掌管天地间肃杀的权力,主宰人间战争变革之事。在天上象征风霜,在地上代表金属铁器,被称作“阳金”。它的禄位在申,申是刚硬的金,喜欢戊土来生,畏惧癸水使其沉溺。长生于巳,巳中的戊土能生庚金,这是阳生阳的情况。巳是炉冶的火,能锻炼庚金,使其成为钟鼎之类的器物,敲击起来有声响。如果遇到水土将其掩埋,就没有声响了,这就是所谓的“金实无声”。到了子地这个水旺的地方,金寒水冷,子旺母衰,也会遭遇沉溺的忧患,哪能再复生呢?所以庚金生于巳而死于子。经书上说“金沉水底”,讲的就是这个情况。又说:庚金质地顽钝,得到火的克制就能制成器物,制成器物的金,遇到火旺盛的地方反而会被损坏。夏季出生且没有根基,又走到东南方位,就会不断熔化,最终一事无成。秋季出生没有火,再走到西北方位,就能经过澄清、淬火磨砺而光芒依旧。如果沉在水底,就永远没有发挥作用的机会了,金反而会被水所伤。至于用薄铁去砍伐茂密的树林,不但不能砍断树木,反而会被树木所伤。假如土太多把金藏起来,又没有刑冲克破,那么金最终会被埋没,也没办法展现它的作用了。

辛金

辛金在庚金之后,是五金之首,各类矿石的源头。在天上象征日月,是太阴的精华,在地上代表金,金是山石中的矿产,被称作“阴金”。它的禄位在酉,酉中的己土能生辛金,这是阴生阴的情况,被称作“柔金”,是太阴的精华。到了中秋时节,金水相互均衡,会合在一起蕴含光彩,圆润皎洁,邵雍先生说“八月十五赏玩月光”就是这个情况。长生于子,子是坎水所处的方位,坎卦中一阳爻属金,另外二阴爻属土,土能生金,金在子位就像隐藏在母胎中,还没展现出它的形体,依靠子水的荡漾,淘去浮砂,才能显出光彩,这就是水辅助金散发光辉,色泽光明莹润。到了巳地,巳是炉冶的火,会把辛金煅烧成死器,也会被巳中的戊土埋没它的形状,不能再有变化,哪能再复生呢?所以辛金生于子而死于巳。经书上说“土重金埋”,讲的就是这个情况。又说:辛金质地湿润,不是顽钝坚刚的东西,要是遇到火炎热烈地煅炼,它的性质反而会受到损伤,怎能成就它美好的用途呢?只适合水土来辅助扶持,温和融洽地滋润它的本体。如果原本火太多,喜欢行走到西北方位,这样能去除火而留存金。要是金太寒冷,也需要丙丁火来调和金气、去除寒冷,如果处在禄位且有根基,也就是自身旺盛的地方,即便加上厚土,也不会被埋没,所以它和阳金是不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