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甲乙木生于兑金之位又逢壬癸水,会因沉迷酒乡而死;丙丁火生于坎水之位又遇庚辛金,会在沟港水边亡故。
水势过盛导致木漂浮,多患腹泻痢疾;土性过重使金被埋,常生气息壅滞之症。
各种风动眩晕之症,多因乙木过旺而辛金衰弱;疼痛瘙痒的疮疡,多因丁火过盛而癸水虚弱。
痞塞肿胀之症,只因己土太过;愤懑抑郁而肢体痿废,皆因辛金不足。
癸水旺盛则耳目聪明,肾经虚弱则易受寒邪侵袭而筋脉拘缩。
甲乙木能克伤戊己土,若无救助则会唇裂;丙丁火善克制庚辛金,少加制化则会喑哑。
火中藏土,易生颈部凛疠之疾;水中有土,常患腹部蛊肿之病。
用神受克制而遭刑害,会死于棒杖之下;上下皆逢鬼煞而无救助,会悬梁自尽。
四柱冲克严重多凶灾,会客死他乡;五行衰败不足,会因瘟疫丧命。
小主,
水衰则腰驼,即便轩岐再世也难医治;金受刑则龟背,卢扁再妙也无良方。
庚辛金气旺于西方,遇木则死于兵刃;甲乙木败绝于南方,无水则骨肉分离。
辛巳、丙申遇刑,手臂虚弱且易生六指;己卯、戊寅遭克,脾胃虚弱常患疮疽。
乙未、甲午逢金,人多生鳖头之相;癸卯、己丑相刑,易患腰膝之疾。
甲申、乙酉日柱,幼年多肝经疾病;辛卯、庚寅日柱,晚年劳损筋骨。
丙火上炎,男子多身心疾病;丁火下湿,女子多虚痨血产。
金土临寅卯木位,会患肺喘脾寒;戊己土遇衰败之火,会患脾困结块。
庚辛金遇火刑克,女子需忧白带之症;丙丁火聚于离方,妇人切忌血崩之险。
羊刃煞主需砭刺手臂、炙烤大腿,悬针煞主面部刺青文身。
日时衰败,重病难愈;干支刑害,小病不治。
五行之气相得则身心安和,气相逆则灾祸丛生。
病症不离六脉变化,死生难逃五行规律。
仔细考究五行兴衰,断病万无一失。
解析:
此段以五行生克为核心,构建命理疾病推断体系。
甲乙木逢金生水、丙丁火遇水逢金,是五行方位逆乱致灾;水盛木浮、土重金埋等,属五行偏盛偏衰引发病症。
“诸风掉眩”等句,将中医病机与命理术语结合,如乙木旺对应肝风内动,辛金衰对应肺卫不固。
用神受制、四柱重冲等,是神煞与刑冲理论在疾病与死亡推断中的应用。
“轩岐”“卢扁”借代名医,强调五行衰败时医药难济。
整段体现“五行失衡致病”逻辑,将干支、神煞、方位与病症对应,形成系统的命理病理观。
原文:
古歌曰:“戊己生时气不全,月时两处见伤官。必当头面有亏损,脓血之疮苦少年。”
又:“日主加临戊己生,支辰火局气薰蒸。冲刑克破当残疾,发秃那堪眼不明。”
又:“丙丁日干五行衰,七煞加临三合来。升合日求衣食缺,耳聋残疾面尘埃。”
又:“壬癸重重叠叠排,时辰设若见天财。纵然头面无痴癞,定主其人眼目灾。”
又:“丙丁火旺疾难防,四柱休囚辰巳方。木火相生来此地,哑中风疾暗中亡。”
译文:
古歌说:“戊己土生于时柱且元气不全,月柱与时柱两处见伤官,必定头面有损伤,少年时受脓血疮之苦。”
又说:“日主为戊己土生于火局地支,火气薰蒸冲刑克破,必成残疾,不仅发秃还眼目不明。”
又说:“丙丁火日干五行衰弱,七煞加临且三合会煞,每日为衣食奔波却匮乏,还会耳聋残疾、面容污秽。”
又说:“壬癸水重重叠叠排列,时辰若见天财星,纵然头面无癞疮,也定有眼目之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