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秃鹫迁徙:北极基地的先遣部队

“给他发确认码。”楚河说,“用量子信道,加密等级拉到最高。”

林玲操作了几下,按下发送键。进度条走完,显示“已送达”。

“桥没断。”楚河低声说,像是在告诉自己。

老周站起来,走到战术板前,用红笔在母舰位置画了个叉:“现在问题不是它在哪,是我们怎么应对。你刚才放的逆向信标广播,等于告诉深红之眼我们有反制能力。它们不会等我们准备好了再动手。”

楚河没说话。他转身走到角落的武器柜前,打开,取出一只猎隼标本。这是早年改造过的基因生物,翅膀能展开到一米八,体内可以嵌入微型中继器。

“我们不主动出击。”他说,“但也不能装死。”

林玲明白他的意思:“你想放反追踪?”

“三只。”楚河把标本放在桌上,“混进迁徙群后段,带中继器,采集母舰能量频率和基地出入口热分布。”

“风险很大。”林玲说,“一旦被发现,整个群体会立刻转向攻击据点。”

“所以不带主动信号。”楚河打开标本腹部,装入一个指甲盖大小的装置,“只记录,不发射。七十二小时后自动脱落,靠惯性滑回。”

小主,

老周盯着那个装置:“磁场干扰太强,极地电子设备撑不过八分钟。你这玩意儿能活多久?”

“不一定靠电。”楚河合上标本,“我用血藤纤维做导线,接在猎隼神经节上。它飞,它就在记录。死了,数据也还在。”

屋里又静下来。林玲走到终端前,开始设定回传窗口。老周检查了屏蔽盒的密封性,确认没有信号泄漏。

“什么时候放?”林玲问。

“现在。”楚河拎起第一只猎隼,走向门口,“它们还在路上,还有时间窗口。”

风从门缝灌进来,吹动桌上的炭笔。林玲突然开口:“你左臂撑得住吗?”

楚河停下,低头看手臂。绷带已经被渗出的血浸黑,裂纹在皮肤下微微发烫。

“撑到做完就行。”他说。

他推开门,雪扑进来。他没回头,拎着猎隼走进风里。林玲跟到门口,看见他站在空地上,抬起右臂,把猎隼抛向天空。

鸟翅展开,划过一道弧线,消失在灰白的天际。

终端室里,老周盯着屏幕,忽然出声:“母舰动了。”

林玲快步走回终端。画面上,北极上空的轮廓开始下降,速度缓慢,但轨迹明确——正对地下基地入口。

“它在对接。”老周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