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暗流与刀锋

陈永祚身着青色官袍,面容清癯,他从容不迫地行了一礼,声音清晰而沉稳:“回禀苏丹陛下。外臣此来,是代表大明南洋督师沈沧澜大人,向陛下致以问候,并重申我大明与马打蓝素丹国源远流长的友好情谊。”

他略一停顿,目光扫过面带不屑的德·扬,继续道:“日前,我大明水师于巴士海峡,为抵御西班牙人无端侵略,不得已进行自卫还击,幸赖陛下洪福,将士用命,已将来犯之敌击退。此战,我大明旨在保境安民,维护南洋和平稳定,绝无侵扰他国之意。”

德·扬忍不住插话,语带讥讽:“击退?据我们所知,贵国水师损失惨重,恐怕已无力维持南洋秩序了吧?”

陈永祚微微一笑,不卑不亢:“胜败乃兵家常事,些许损伤,何足挂齿?我大明幅员万里,带甲百万,水师重整旗鼓,不过旦夕之间。倒是……”他话锋一转,看向苏丹,“近来听闻有些居心叵测之辈,四处散播谣言,挑拨离间,妄图破坏南洋各国与我大明的传统友谊,甚至不惜以火枪利炮为饵,诱使友邦卷入不必要的纷争。陛下明鉴万里,当知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道理。我大明愿与马打蓝永结盟好,互通有无,共御外侮。至于那些许诺空头利益、实则包藏祸心之徒,其言是否可信,其行是否能久,还望陛下三思。”

陈永祚的话,既表明了明朝的实力和底气(暗示损失可以快速恢复),又点出了荷兰人的潜在威胁和不可信赖,将选择权抛给了苏丹。

苏丹哈孟古·布沃诺沉默着,手指捻动着胸前的宝石项链。他老了,但并不糊涂。荷兰人强大且咄咄逼人,但明国毕竟是一个庞然大物,底蕴深厚。两边他都不想轻易得罪。

良久,他缓缓开口,声音沙哑:“两位使者的来意,本王都明白了。马打蓝是小国,只求安宁与通商。无论是与大明,还是与东印度公司,我们都愿意保持友好。至于你们之间的纷争……”他顿了顿,给出了一个典型的骑墙答案,“马打蓝无意卷入。本王累了,你们退下吧。”

德·扬还想说什么,但看到苏丹已经闭上眼睛,只得悻悻然行礼告退。陈永祚则再次从容一礼,缓步退出宫殿。

走出宫殿,德·扬追上陈永祚,压低声音,带着一丝威胁:“陈先生,巧言令色并不能改变事实。明国人在南洋的日子,不会长久了。”

陈永祚停下脚步,淡淡地看了他一眼:“德·扬先生,南洋之大,非是一两家公司可以吞下。我华夏有句古话,‘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谁才是真心维护南洋和平安宁的朋友,时间自会证明。”说完,他拂了拂衣袖,径直登上等候在一旁的马车。

德·扬看着远去的马车,脸色阴沉。马打蓝苏丹的态度暧昧,而明国使者的从容,让他心中那关于“明国人虚弱”的笃定,不禁产生了一丝动摇。

与此同时,化装成当地渔民的陈平小队,已经趁着夜色,利用芦苇丛的掩护,悄悄接近了巴达维亚的外港。他们如同暗夜中的刀锋,开始小心翼翼地丈量着荷兰人这座东方堡垒的虚实。

南洋的暗流,因为各方势力的博弈,变得更加汹涌莫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