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晚,光武帝与皇后乌兰图雅一同,陪太上皇、皇太后共进家宴。餐桌上气氛温馨,暂时抛开了朝堂的纷扰与血腥。乌兰图雅温柔娴淑,细心照料着长辈,偶尔与光武帝眼神交汇,充满关切与支持。
几日之后,休整完毕的光武帝再次临朝。那场惊天大案的影响仍在发酵,朝臣们无不战战兢兢,等待着皇帝下一步的动向。
果然,光武帝并未因大学堂案的结束而放松,一道新的、更加系统化的旨意颁行天下: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京师大学堂之蠹虫已除,然反腐肃贪,非一日之功,更非一案可毕。教育乃国之本,学堂乃育才之地,竟腐化至此,可见积弊之深,流毒之广!”
“朕决定,惩治腐败之下一阶段,重心下移,从京师推向全国,首要便是彻查全国各府、州、县之官立中学堂、小学堂!”
“着令各省巡抚、按察使司,各府知府、各州县知州知县,即刻成立专项清查衙门,会同本地学政、督察院御史,对辖区内所有官办学堂之校长、教谕、训导、账房、采买等一应职事人员,以及州、府、县三级教谕机构之官员,进行彻底清查!”
“清查重点:一查是否贪墨、克扣朝廷拨付之办学款项、学子膏火银;二查是否鬻卖入学名额、升等资格;三查是否巧立名目,向学生家庭摊派勒索‘捐输’、‘敬仪’;四查是否与书商、工匠勾结,虚高物价,侵吞公帑;五查是否懈怠职守,荒废教学!”
“此次清查,务求深入彻底,不拘品级,不论背景!凡有实据者,视其情节轻重,一律参照京师大学堂案之判例,从严惩处!该革职的革职,该流放的流放,该杀头的杀头!绝不容情!”
“各地主官需亲自督办,若有敷衍塞责、包庇隐瞒者,一经发现,与贪腐同罪!朕将派锦衣卫暗访御史,巡视各地,若有怠政或查处不力者,定严惩不贷!”
“望各地官员恪尽职守,以京师前车之鉴为戒,彻底荡涤学堂污秽,还天下学子一个清朗求学之地,为帝国培育真正之栋梁!钦此!”
这道旨意如同又一记重锤,狠狠砸在了大明帝国每一个角落的官办学堂系统之上!一场规模更大、范围更广的教育系统反腐风暴,就此拉开序幕。从京师的腥风血雨,到地方的全面清查,光武帝用最强硬的手段,向天下宣告了他整肃吏治、净化根基的决心。帝国的改革之路,在铁与血的洗礼中,艰难而坚定地向前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