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章 增援军汉营计较 识少年玄德纳贤

随后下令安排,时吴玠、吴璘、刘锜等将,方稳定成都四方回来,新带降军十万,有的甚至还未换上汉军衣装。

刘备亲自观宋军将士,只见宋降兵气势不如汉军,多为厢军,装备不齐,刘备便知道,这些军卒多是前者孙权的一句,男子当战,女子当运,强捉来的壮丁。

吴玠、刘锜等将,因为新降,怕自己猜疑隐藏军伍,便一股脑的将宋军大小新旧皆带来,以示毫无藏私。

刘备拍拍吴玠,道:

“将军之诚,朕早了然在心,如今蜀中方定,军中若是强征而来者,可归乡还农。”

更令身边的傅庆、孙立、闻达等为吴玠副将,其部皆属吴玠,亲赐将军印信,归其调遣。

吴玠感而再拜。

刘备裁汰宋军士卒三万,留下能战之士,皆发汉军衣服军械,别无二致。

正在萧嘉穗分发路费,给那些被孙权强令征调的民夫,使其归家务农时候,却有一少年,将发到手的铜钱,掷于地上,道:

“男儿从军报有德之主,奈何公等不纳,断我之志?”

众人看去,说话的竟然是个不到二十多岁的小伙子,身上一副文士打扮,将长袍挽住系在腰上,

虽是文士打扮,却姿貌雄伟,慷慨磊落,与一众得了路费欢天喜地回家务农的乡民大不相同。

刘备正好在附近帐中巡视,听到此言,便走出来观看,只见这儒生虽有书卷气,更有慷慨情。

但眼前发钱的牛皋却不觉有什么,牛皋将钱捡起道:

“小秀才,你且回去读书,军中非读书人来的地方。”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那少年道:“我听说,如今汉帝亦是秀才出身,怎的我儒生不能从军?”

牛皋一怔,道:“你却不会厮杀,在此何干?”

那少年道:“军阵之上,非勇力取胜,智谋之事更在其上,却也是我读书人义不容辞!”

刘备上前,道:“好一个义不容辞,果真少年英才,请问小哥姓名。”

那少年见刘备穿着,当即拜道:

“晚生虞允文,隆洲仁寿县人,家父乃是梓州知州虞祺,因秦桧为赵桓强征贡品罢官,晚生在蜀中时候,见前宋苛政不断,汉军来后,却一并废除,陛下又能爱民如子,便跟了队伍,前来投军!”

刘备身后的吴玠摸着自己额头,心中道:

“自己怎的将这位公子混进来了!”

原来这虞祺乃是徽宗时的进士,在朝时候官至太常博士,因直言得罪蔡京,出为梓州知州,很早就来到四川,

在知州任上,废除前朝苛税,减税爱民,又善法,后来赵桓逃到蜀中,这个虞祺竟然敢硬着头皮顶撞赵桓,不加赋于民,赵桓嘉奖不已。

但很快又因秦桧去梓州为陛下筹集贡品,虞祺直言当地民贫地瘠,毫无余材,更是将一抔土奉上,说此土乃是粮之基,民之本,国之根,愿献与陛下,以告陛下重视农桑,多行爱民之事。

但是在秦桧那里,便成了虞祺献土,讥讽大宋失地,虞祺被贬为庶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