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章 增援军汉营计较 识少年玄德纳贤

这样骨头硬的老子,自然有骨头更硬的儿子。

虞允文自幼在其父亲影响下,自幼刚正不阿,又因父亲之事,心中早对朝廷不满,后来汉与残宋交战,孙权大刮蜀地迎战,数月之内,将一个好好的仁寿县变得民不聊生。

直到汉军到来,开仓放粮,恢复商道,更是将军中受伤工匠留下为百姓打造耕作用具

虞允文本就是少年热血时候,两下比较,便扔了书本,瞒着父亲,跟着被征调的宋降军,一路开往前线。

他思忖道:“宋主贪婪,魏帝残暴,只汉帝仁君,如今百姓稍有好日子盼头,又怎能使魏军来?”

来到汉军中,见到汉军魏武,更是热血不已,但见汉军请被临时征调之兵回去务农,他心中赞同,自己却是不肯。

当下一番讲述,自己从军之志,刘备感慨不已,亲手扶起少年,借着先是借着王伦的记忆考校了虞允文的才学,又问志向,时局,谋策。

虞允文一一作答,即便有不足之处,亦是年少之故,刘备一眼看出,此乃大才。

刘备道:

“君看中朕,以朕为仁君,朕又怎能负你,负这万千百姓?朕必如你父虞祺一般,爱民如子,施善政,令华夏繁荣!

你说你不忍仁寿县再回苛政,但朕要你好好读书,日后令整个大汉再无苛政。”

虞允文仿佛雷击,刘备一番话将其心胸从一县拓为一国。

吴玠上前道:“陛下,臣向来敬佩虞祺,不如将这孩子调在我军中,等战事过了,我定把他送回去好好读书。”

吴玠虽是武将,但是虞祺是他为数不多敬佩的文官,这虞公子,他自然要照应一下,方才听刘备说让他好好读书,还以为刘备要送这孩子回去,自己便来照应一下。

刘备摇摇头,道:

“允文有报国之心,朕不能令其不得志而归,少年心志,不只在磨炼,更要在张扬,

在军中,在朕的身边,他依然可读书,可报国,这样,萧先生,你收个徒,教他读书兵法,留在军中。”

随后又跟虞允文道:

“萧先生可是学识渊博,你跟他多学,现在也留在军中历练,朕若有疑,便请教你师徒两个。”

虞允文万没想到,自己一时热血,能得到如此机缘,那句朕不负你,不负百姓,简直是书中的仁君走出来了,看着刘备的安排,心中道:

“为这人,便是粉身碎骨也是值得的!”

刘备又道:“好儿郎,日后考个状元,不负你师父,也不负朕今日的提拔,至于你偷跑出来,朕写信告诉你爹,你在朕这里,保证他儿子平安。”

虞允文哭拜在地,不能自已。

当下宋军中,多有老兵,想趁此还乡的,皆扔铜钱于地,呼和道:

“愿为陛下赴死!”

一番计较,残宋之军气势高涨。

又过半月,魏国援军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