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你们打得好,辛苦了。”陶柳拍拍杨连长的肩膀。
“师座,这是我们应该做的。”杨大山立正回答,伤口因动作而渗出血迹。
陶柳环视碉堡内的情况,目光落在墙上的弹孔和血迹上:“日军战史肯定会记载,敌军工事厚达三尺,野炮直击亦难摧毁,每夺一堡需付出中队级伤亡。”
“那我们就算是打出威名了!”一个年轻士兵兴奋地说。
陶柳点点头,但神色凝重:“威名是要用鲜血换的,明天,战斗只会更加残酷。”
果然,随后的几天,日军改变了战术。
他们不再盲目冲锋,而是用重炮集中轰击一点,打开突破口后再投入步兵。
针对碉堡,日军甚至调来了150毫米榴弹炮,试图摧毁这些坚固的工事。
11月28日夜,战场出现了意想不到的变化。
日军第33联队大队长吉田贞胜亲自率领一支特别攻击队,利用夜色掩护,悄悄接近62师阵地。
他们的目标是摧毁威胁最大的迫击炮阵地。
然而,这一行动早已被华夏军队的侦察兵发现。
陶柳师长将计就计,布下了天罗地网。
当吉田部队进入伏击圈时,突然之间,数十枚照明弹升空,将黑夜照得如同白昼。
紧接着,华夏军队的迫击炮发出了怒吼!
“放!”炮手长一声令下,迫击炮弹如同离弦之箭,直接射向日军队伍。
这种前所未有的战术让日军措手不及。
炮弹在人群中爆炸,弹片呈扇形飞散,造成了大面积杀伤。
吉田贞胜在第一时间就被炮弹破片击中,当场阵亡。
群龙无首的日军陷入混乱,而华夏军队则趁机发起反冲锋。
“为了吉田大队长,突击!”一名日军中尉试图组织抵抗,但话音未落,就被一颗子弹击中眉心。
杨大山率领战士们冲出战壕,手中的大刀在月光下闪着寒光。
李铁柱更是如猛虎下山,一人连斩五名日军,缴获了一挺轻机枪。
此战,日军第33联队特别攻击队几乎全军覆没,大队长吉田贞胜战死。
消息传回日军指挥部,引起了极大震动。